“哇,終於到了!”沈佳怡興奮地喊道,“這裡真的太美了!”
王曉宇也感到十分激動,他將房車停在水庫邊的一個空地上,兩人迫不及待地下了車。
他們站在湖邊,眺望著寬闊的水麵,感受著微風拂麵的舒適。
“這裡真是個釣魚的好地方。”王曉宇感歎道,“咱們得趕緊把裝備卸下來,找個好位置開始釣魚。”
王曉宇和沈佳怡剛準備尋找一個合適的釣點,眼角的餘光就瞥到了一隊穿著藍色工作服的工程師。
他們頭戴安全帽,手裡拿著各種工具,似乎正在忙碌地檢修水電站設備。
一位年輕的工程師抬頭看到他們,臉上露出了友善的笑容:“嗨,你們是來釣魚的吧?”
“是啊,”沈佳怡笑著回應,“這裡的風景太美了,簡直讓人忍不住想試試手氣。”
工程師們完成了手頭的工作,紛紛走過來和王曉宇、沈佳怡打招呼。
其中一位年長些的工程師,臉上刻著歲月的痕跡,眼中卻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他拍了拍王曉宇的肩膀,感慨萬千地說起了往事。
“小夥子,你們知道嗎?這劉家峽水電站建設初期,可真是經曆了不少風風雨雨啊。”
老工程師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帶著一種穿越時空的魔力。
王曉宇頓時來了興趣,好奇地問:“是嗎?那當時條件一定很艱苦吧?”
“可不是嘛,”老工程師笑了笑,“1958年那會兒,條件艱苦得讓人難以想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有先進的機械設備,很多工作都得靠我們這些人拉肩扛。
但是,”他話鋒一轉,眼中閃過一絲驕傲的光芒,“當時的人們可真是有乾勁啊!
大家齊心協力,硬是把這座水電站建了起來。”
沈佳怡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問道:“那一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吧?”
“當然有啦,”老工程師點了點頭,“那時候的人們,真的是把青春和熱血都獻給了這座水電站。
我記得有一次,為了搶修一個關鍵設備,我們連續熬了三個通宵,確保水電站能正常運行。
那種精神,真的是現在難以想象的。”
說著,他指著大壩泄洪孔旁的一塊碑文說:“你們看,那上麵刻著毛主席的《水調歌頭·遊泳》。
這首詩,就是我們那個時代的寫照啊!”
沈佳怡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碑文上刻著豪邁的詩句。
她輕聲讀著,仿佛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激情與奮鬥。
“真是太了不起了!”王曉宇由衷地讚歎道,“這些前輩們真的是我們的榜樣啊!”
“是啊,”沈佳怡深有感觸地說,“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這麼好,更應該珍惜和感恩。”
老工程師聽了他們的話,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們年輕人能這麼想,真的是太好了。
希望你們能夠繼續傳承這種精神,為國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
喜歡漁夫逆襲:開局救美,漁獲滿艙請大家收藏:()漁夫逆襲:開局救美,漁獲滿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