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天色漸晚,太陽像是個懶洋洋的老畫家,隨手在天邊抹了幾筆淡淡的橘黃色,就打算收工回家。
王曉宇和沈佳怡站在小院裡,對視一眼,心中不約而同地冒出了一個念頭。
“走,佳怡,咱們去洮河邊驗證一下咱們的‘傑作’!”
王曉宇突然興奮地揮了揮手中的小盒子,那盒子裡的擬餌可是他倆費了好大勁才搗鼓出來的。
五顏六色,形狀各異,有的像小魚小蝦,有的像昆蟲蚯蚓,簡直就是微型藝術品。
沈佳怡笑著點了點頭,眼裡閃爍著期待的光芒:“正有此意。
不過,咱倆第一次用這個擬餌,說實話,有點懸。
咱們得找個高手同行,萬一釣不上魚來,也好有個‘救兵’。”
兩人不謀而合地看向了在一旁悠閒喝茶的李師傅。
李師傅可是這片兒有名的釣魚老手,除了製作擬餌的手藝一流,釣魚經驗也是豐富得很,人稱“河邊的智者”。
王曉宇嬉皮笑臉地湊上前去:“李師傅,您看這天色正好,咱們一起去洮河邊溜溜,順便試試我和佳怡的新作品怎麼樣?
您就給把把關,看看我們的擬餌行不行。”
李師傅眯著眼,慢悠悠地抿了一口茶,故作沉思狀:“嗯,這黃昏釣魚,確實彆有一番風味。
不過嘛,你倆這擬餌,看著是挺花哨,但能不能釣到魚,還得看魚兒們買不買賬。”
沈佳怡一聽,趕緊接口道:“行不行,試了才知道嘛!
李師傅,您就當我們倆的見證人,要是釣不上來,我倆請您吃一個月的早點,怎麼樣?”
說著,她還一臉誠懇實則狡黠)地看著李師傅。
李師傅一聽,樂了:“行,就衝這一個月的早點,我也得陪你們去!
不過,說好了,釣不上來可彆賴賬。”
就在這時,旁邊幾個正在閒聊的釣友也湊了過來。
“小王,小沈,這是要去洮河邊試新餌啊?能不能帶上我們幾個?”一個釣友笑眯眯地問道。
王曉宇大方地揮了揮手:“當然可以啊!人多熱鬨,說不定還能一起分享釣魚的樂趣呢!”
另一個釣友也湊熱鬨道:“對啊,對啊!
我們這幾個可是釣魚的‘老油條’了,經驗豐富得很,說不定還能給你們提供點建議呢!”
沈佳怡也笑著點了點頭:“那就這麼定了!
大家一起去,看看我們的擬餌到底能不能釣到大魚!”
李師傅看著這一群興致勃勃的年輕人,也忍不住笑了起來:“行,那咱們就一起去吧!
不過,說好了,釣不到魚可彆怪我哦!”
於是,一群人帶著滿滿的期待和一小盒“希望”,興高采烈地來到了洮河邊。
河水清澈見底,仿佛能洗淨世間一切塵埃。
河麵上偶爾有幾隻蜉蝣飛過,留下一道道優美的弧線,像是在為即將到來的釣魚大戰做預熱表演。
王曉宇和沈佳怡找了個看起來“風水寶地”的釣點,開始忙碌起來。
王曉宇負責架竿,沈佳怡則小心翼翼地拿出擬餌,那認真的模樣,仿佛在進行一項神聖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