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宇仿佛看到了希望,趕忙將事情的經過和他們的想法再次向老人講述了一遍。
老人認真地聽著,不時地點點頭。
聽完之後,老人微笑著說:“你們做得很好,有這份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很難得。
巨型哲羅鮭確實是黨河的珍貴物種,我們應該重視起來。”
領導卻在一旁小聲嘀咕:“張老,這可不是一件小事,要投入很多資源的。
我們協會目前的經費和人力都很緊張,實在是沒有能力去做這件事。”
老人看了領導一眼,嚴肅地說:“經費和人力的問題我們可以想辦法解決。
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們協會的宗旨,不能因為一點困難就退縮。
再說了,這些年輕人這麼有熱情和決心,我們應該支持他們。”
接著,老人轉向王曉宇三人,說道:“你們放心,我會幫你們一起推動這件事的。
我們可以先組織一個專門的調研小組,對黨河暗渠的巨型哲羅鮭進行更深入的調查和研究,收集更多的科學數據。
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協會的渠道,向社會各界宣傳保護巨型哲羅鮭的重要性,爭取更多的支持和資源。”
三人聽了,心中充滿了感激和喜悅。
王曉宇激動地說:“張老,太感謝您了!有您的幫助,我們一定能把這件事做好。”
……
在離開敦煌的前一天,王曉宇和沈佳怡再次來到了黨河暗渠。
他們站在岸邊,望著那清澈的河水,心中充滿了感慨。
這次敦煌之行,不僅讓他們品嘗到了巨型哲羅鮭的美味,更讓他們收獲了一份珍貴的責任和使命。
“曉宇,這次旅行真的太有意義了。
我們不僅探索了未知,還為保護生態環境做出了一份貢獻。”
沈佳怡靠在王曉宇的肩膀上,輕聲說道。
王曉宇握住她的手,深情地說:“是啊,以後我們還要一起去更多的地方,探索更多的奧秘,為保護大自然的美麗和生物的多樣性貢獻自己的力量。”
夕陽的餘暉灑在他們身上,將他們的身影拉得長長的。
他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但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帶著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敬畏,踏上新的征程。
而那條美味的巨型哲羅鮭,也將成為他們心中一段永遠難忘的回憶,激勵著他們在保護生態環境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王曉宇和沈佳怡剛從黨河暗渠那神秘莫測之地抽身而出。
黨河暗渠中那潺潺的流水聲,仿佛還在他們耳邊低吟著未解的謎題。
那曲折幽深的水道,更是勾起了他們對更多未知水域的無限遐想。
此刻,他們站在荒蕪的戈壁灘上,熾熱的陽光如金色的紗幔般傾灑而下,將大地烘烤得滾燙。
腳下的沙礫在高溫下發出細微的“劈啪”聲,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古老與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