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媽,把內容改得麵目全非,終於解禁了,慶祝一下。心情好了,也有動力寫書了,我們繼續……耶!)
馬島經濟增長速度極為驚人,基礎建設更是日新月異。
按照國際標準測算,馬島gdp從兩年前的三十五點二二億美元,竄升到了今年的一百一十三億美元,增長了將近四倍,接近了同期龍國廣州水平。隨著更大規模的投資,明年翻倍幾乎是定局。
經濟模式從單一的農業和少數基礎工業變成了兩者比例接近,根據預測,明年工業產值會翻倍,遠超農業。
而礦業、海運,漁業等其他行業的發展也極為喜人,商貿的規模越來越大,促使馬島金融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
馬島常住人口從原來的一千二百萬,激增到了一千七百萬。其中龍國和獨聯體的移民占據大多數,還有一部分南非遷徙過來的那些白人。
大批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湧入,使得更多的實驗室和研究所落地,大學規模持續擴大,更多的技術院校正在建設中。
隨著各大車企陸續生產,馬島生產的汽車將會遠銷歐洲,與對岸的南非形成了競爭關係。
雖然還是時常有治安事件發生,隨著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政府對土著的尊重和理解,對偏遠地區百姓的切實支援,散落在深山裡的那些遊擊隊也看到了政府的善意,逐漸都走出大山,向政府投降。隻有個彆武裝力量,還在堅持。但是對城市已經沒有了威脅。
多明戈出去了幾個月,眼見快速成熟起來,沒有了原本的陽光和燦爛,取而代之的是穩重深邃,可見這次遠行,對他的心理衝擊還是很大的。據軍校老師反應,多明戈現在的學習態度極為刻苦,跟過去有了雲泥之彆。
“明年多明戈就要畢業了,你看要不把他安排到警察部吧。”午飯結束後的悠閒時光裡,米拉貝爾又開始在李安然耳邊念叨。
對這個總是喜歡跟她唱反調的弟弟,她也算是操碎了心。好在李睿極為乖巧懂事,非但不會給她添麻煩,還把弟弟妹妹照顧得很好。隱約中,他已經成了李家第三代的核心。
“他的未來由他自己決定吧。”李安然依舊還是老調重彈。
米拉貝爾聽罷就急眼了,拉著李安然的胳膊就不放,“他個傷殘人總不能再去一線部隊了吧?或者做後勤保障工作也行啊。”
“一線部隊怎麼了?那裡才是建功立業的好地方。多明戈最煩的就是你替他安排一切,你還不清楚嗎……”
這對公母還在拌嘴的時候,許森輕輕捅了一下李安然的腰眼,嘴巴朝遠處努了努。
李安然順著他示意的方向看去,一輛小車進了大門,看車牌,應該是安娜的座駕。
“好了,你還是關心一下花穀基地吧,儘快把家裡人都接來。智利局勢震蕩,彆被牽連進去了。”李安然的意思米拉貝爾當然明白。
智利現任總統艾爾文與前任總統,現任三軍司令的皮諾切特之間的鬥爭日趨嚴重,就差亮刀子了。
也因為局勢不穩,花穀銅礦至今沒有開發,就怕到時候現任政府一個變卦,前期投入都會打了水漂。
瓊斯出於安全考慮,正在將花穀基地陸續挪到馬島來,花穀銅礦也將失去武裝保護,這才有了李安然要米拉貝爾將家裡人都搬來的提議。
“知道了,他們正在處理一些雜物,很快就會搬來的。”米拉貝爾明明知道男人在轉移話題,可也無可奈何。
看到安娜下車,李安然招手示意了一下,在許森等人的簇擁下去了書房,留下米拉貝爾獨自在花園裡生著悶氣。
“這次去土耳其,拜訪了伊斯坦布爾市長埃爾多和總理府秘書,探聽下來的消息有些不太妙。”頓了頓,安娜繼續說道:“我找了克格勃前同事幫忙,他給我的信息是土耳其政府似乎接到了某些勢力的暗示,所以才會用通行許可刁難。”
某些勢力?李安然對此心裡門清。
克林受到李安然的威脅,被迫簽下了城下之盟,心裡肯定憋屈。能借用彆人的手給李安然找不自在,絕對會樂意為之的。
況且這個國中哈士奇沒啥大智慧,仗著小聰明在歐美之間遊蕩,兩麵討好,兩麵攫取利益,已經成了習慣了。
為何要說兩麵討好?歐盟的成立是為了什麼?對付獨聯體?彆開玩笑了,那是明麵的說法,實質上是為了歐洲獨立自主,對付的恰恰是阿美。
這些破事大家一直心知肚明,誰也不會去揭破,直到後來政治素人普建國同誌大嘴巴,揭露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