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的時候,荀學舟和陳文新一樣,也認為王寨鄉就是一個大泥坑。
隻要戴浩淼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跳進這個大泥坑,便不再對鼎新科技的鼎新模型,構成威脅。
可就在昨天,他意外地在短視頻平台刷到了和宋思銘有關的視頻。
就著宋思銘,他對王寨鄉進行了一番深入的了解,這才發現,戴浩淼和恒達集團,選擇把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在王寨鄉,並非全無道理。
要知道,吳鎮連辦多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後,當地政府已經著手開始引進互聯網企業。
隻不過,現有的大型互聯網企業,由於搬遷成本過高,暫時還沒有考慮吳鎮的,吳鎮隻吸引到了一些剛剛起步中小型互聯網創業公司。
但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了。
至少證明,互聯網高新企業,並不一定非得呆在一線城市的高樓大廈之中。
青山綠水對於那些習慣了九九六,心理壓力巨大的業界精英,同樣具備很強的吸引力。
“王寨鄉想搞吳鎮模式?”
等荀學舟講完,陳文新表情逐漸變得凝重起來。
他一直以為,戴浩淼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落戶在王寨鄉,是政治因素決定的。
某些人為了政治利益,彆出心裁,將貧困山區與高新產業強行捏合到一起。
樹立一個典型,以求升官發財,根本沒考慮項目本身,能不能成功。
但聽荀學舟這麼一說,事實好像並非如此。
“你馬上讓人整理一下王寨鄉的相關資料。”
“特彆是你說的那個什麼宋思銘的資料。”
“送到我的辦公室。”
陳文新隨後就對荀學舟說道。
“是。”
荀學舟的工作效率很高,不到半個小時,資料就擺到了陳文新的辦公桌上。
資料中,詳述王寨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看得陳文新直皺眉。
從王寨鄉的發展趨勢來看,其上限要遠遠超過吳鎮。
而王寨鄉之所以能半年大變樣,根源就在於半年前,換了一個新鄉長——宋思銘。
陳文新又研究起宋思銘的資料。
市委書記秘書,市長秘書,主動申請到貧困山區,極為擅長招商引資……
陳文新看了一項又一項,越發覺得宋思銘不簡單。
不是什麼人都敢於離開自己的舒適圈。
宋思銘好好的領導秘書不當,非要跑到山溝裡的王寨鄉,可見宋思銘對於自身的能力有著極大信心。
這也意味著,王寨鄉引進戴浩淼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絕不是奔著政績引進的,是真想把這個項目搞好。
對於鼎新科技,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戴浩淼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搞好了,他們的鼎新模型就會跌下神壇。
“有沒有可能和這個宋思銘接觸一下?”
合上資料,陳文新問荀學舟。
“和宋思銘接觸?”
荀學舟愣了一下,很快便意識到陳文新要乾什麼。
目前看來,戴浩淼的人工智能項目能不能商業化成功,起關鍵作用的,不是戴浩淼,也不是在背後投資的恒達集團,而是宋思銘。
如果宋思銘肯配合,戴浩淼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很難商業化成功。
“我試著和宋思銘接觸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