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
這一番簡單的解釋,直接讓宋思銘了解了事情的梗概,也明白了湖東警方,為什麼不跟江台當地公安機關打招呼,就來江北抓人。
因為,這個人抓得沒道理。
跟江台當地公安機關打了招呼,也就沒法抓了。
隻能是偷偷地抓。
而這也從側麵反映出,湖東的某些領導,在解決輿情時,還停留在解決製造輿情的人,這一初級階段。
而不是真正地正視問題,解決問題。
用實際行動消除輿情。
幾分鐘後,保衛處的領導,先到了。
“宋思銘?”
“徐傑?”
保衛處的領導竟然是大學的同班同學徐傑,這讓宋思銘倍感驚訝。
當年,宋思銘所在班的同學,一半考研,保研,出國,另一半工作,徐傑屬於既沒有考研,保研,出國,畢業時,也沒有落實工作的。
關鍵畢業後,徐傑還退群了。
後續的同學聚會也沒有參加過,就跟人間蒸發了一樣。
沒想到,時隔多年,再次相見,徐傑已經是母校江北大學保衛處的副處長,而按級彆來算,江北大學保衛處的副處長,就是副處級,單論級彆,比宋思銘進步還快。
“你這還真是不鳴而已,一鳴驚人啊!”
宋思銘評價道。
上學的時候,他和徐傑的關係,可是非常好的,屬於飯搭子級彆的,經常一起去食堂吃飯,雖然已經六七年沒見了,但見麵之後,一點兒不生分。
“往事不堪回首啊!”
徐傑卻是一陣苦笑。
當然,徐傑也知道現在不是敘舊的時候。
“先解決問題,解決了問題,咱們再聊。”
徐傑對宋思銘說道。
“好。”
宋思銘把那名同學叫過來,那名同學將自己的事,跟徐傑簡單講了講。
講完,轄區派出所的民警也到了。
徐傑作為學校保衛處的副處長,跟派出所的民警自然是非常熟。
他向派出所民警強調了三點。
一,學校方麵堅決維護學生的正當權益。
二,支持學生對不法行為進行曝光、舉報。
三,保留追究相關單位、人員責任的權力。
在江北省,在江台市,江北大學擁有超然的地位。
徐傑代表江北大學的表態,讓派出所的民警,瞬間意識到,這件事想和稀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肯定是不行的。
由於涉及到湖東警方,出警的派出所民警,馬上聯係所長,所長又聯係分局。
分局給出的意見是,把那兩名湖東的警察,直接送到分局,進行調查,一旦查實他們的違規行為,將報請市局,進行全係統通報。
事情至此,得到基本解決。
至於門口的兩名保安,履職不力,未對本校學生形成有效保護,甚至坐視本校學生被違規帶走,徐傑承諾,保安處會進行內部處罰。
隨著派出所民警,將那兩名湖東省警察帶走,校門口又恢複了平靜。
“宋鄉長,我能加您的微訊嗎?”
被救學生猶豫了一下,問宋思銘。
儘管,今天,他是沒事了,未來,學校也會保護他,但是,他暑假,寒假,是要回老家湖東的。
回到湖東,湖東的警察再抓他,可就不涉及異地執法了。
到那時,學校還能救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