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你的陸老師就已經晉升為陸教授了。”
彭越有些驕傲地對宋思銘說道。
“陸教授?”
宋思銘沒記錯的話,陸小婉今年也就三十七歲。
這個年紀的教授,放在計算機,人工智能那些新興專業,可能很常見,但在機械這種傳統學科,三十七歲到正教授,還是非常困難的。
畢竟,這個專業早已過了高速發展期,各項技術已相對完善,想產出新的成果,難度是那些新興專業的幾倍,十幾倍,甚至幾十倍。
“以後,陸教授的前途比我光明,說不定哪天就當上咱們江北大學的校長。”
彭越接著說道。
“彆瞎說,我現在一點行政職務都沒有,去哪當校長?”
陸小婉很想給丈夫彭越一鏟子。
“這可說不好,我上午的時候,還和小宋討論過高校乾部選拔的問題,現在,高校選拔乾部,傾向於在專職教師中選拔,學術能力是首要標準,而你在這個首要標準上,可是很有優勢。”
彭越認真地說道。
“我可沒有那麼大的精力,既搞學術,又搞管理。”
陸小婉轉身回了廚房。
“看到沒,人家不領情。”
彭越聳聳肩,對宋思銘說道。
“術業有專攻,相比當校長,陸教授可能更喜歡當教授。”
宋思銘嗬嗬笑道。
他能看出來,彭越有意把妻子往仕途領,三十七歲的年紀,轉仕途其實一點不晚,本身就是教授了,完全可以直接擔任二級學院的院長,然後就是副校長,校長。
而以彭家的能量,也完全可以把陸小婉扶上馬,再送一程。
有朝一日,成為國家重點高校的校長,享受副部級待遇,還真不是沒有可能,但首要條件是陸小婉,自己要奔著這個方向努力。
可目前來看,陸小婉對當官沒有任何興趣。
“是,她更喜歡當教授。”
“往常這個時間,她還在實驗室指導學生做實驗。”
“今天聽說你來,才特意提前回來做飯。”
“我也是沾你的光,才能嘗嘗陸教授的手藝。”
彭越旋即對陸小婉說道。
“那我以後儘量多來,省得彭老師天天吃食堂。”
宋思銘哈哈笑道。
“這可是你說的,不用太多,你一周來一趟就行了。”
彭越說道。
“一周一趟不現實,我爭取一個月一趟。”
宋思銘回應彭越。
從王寨鄉到省城江台,來回八個小時,專程過來吃一頓飯的話,宋思銘一個月一次都難以做到。
“那就一個月一趟。”
“等江永青高鐵通車了,再爭取一周一趟。”
彭越說道。
江永青高鐵是連通江台,永壽,青山的省內高鐵,通車之後,江台到青山,能縮短到一小時五十分鐘。
但由於資金問題,這條高鐵,已經修了三年了,目前仍處在打基礎階段,青山段幾個關鍵節點的征遷,都沒有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