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副司長?他竟然從政了?”
彭越難以置信。
在高校這裡圈子裡,齊廣太可是絕對的學術明星,被稱為天才中的天才,這樣的人放棄學術搞仕途,簡直是暴殄天物。
“家庭因素吧!”
宋思銘解釋道。
“家庭因素……”
彭越的家庭不是一般的家庭,自然能聽到一些內幕消息,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齊廣太父親那一輩,接二連三出了意外,去年,齊廣太被重點培養的堂兄,也在抗洪搶險中壯烈犧牲。
這就導致,齊家連個扛大旗的人都沒有了。
齊廣太就算學術搞得再好,當上了院士,齊家依舊會被排除在權力核心之外,在這種情況下,齊廣太轉入仕途,也就有情可原了。
“但齊廣太身上的學術烙印太濃烈了,隻能先到相對貼邊的科技部二司,任副司長,而後再過渡到其他職務。”
宋思銘說道。
“是。”
在彭越看來,齊廣太去科技部都突兀。
“其實,他應該留在高校係統。”
彭越隨後說道。
“但高校係統上限有限,就算有朝一日,齊廣太當上科大的校長,又能如何?”
宋思銘解釋道。
“這倒是。”
齊家老爺子的高度,決定了齊家所求者甚大,如果多年以後,齊家的當家人隻是重點大學的校長,那絕對算是家道中落了。
“隻有跳出高校係統,齊家才有希望實現他們的長期目標。”
“而且齊廣太的年齡是一大優勢,哪怕在科技部過渡上三五年也影響不到他未來的晉升之路。”
宋思銘又分析道。
“齊廣太轉入仕途後,年齡優勢確實太大了。”
彭越看過齊廣太的簡曆,科大少年班出身,二十歲出頭就博士畢業,回國當教授了,到今年,應該也才三十一歲。
三十一的副司長,簡直逆天。
哪怕是三十五的副司長,曆史上也是非常罕見。
“當然,您也要做好思想準備,地方的爛事,絕對比高校多得多,想輕輕鬆鬆地把活乾了,很難。”
最後,宋思銘也不忘提醒彭越。
“這一點,我聽我叔叔他們說過。”
“他們的原話是,在地方上做事,不在於事有多難,而是,總有人在前麵挖坑,在後麵拖後腿,導致你的一身力氣,十有八九都用在提防暗算上。”
彭越感慨著說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隻不過有的地方更為嚴重一些。”
宋思銘遭遇的那些窩心事,就不用跟彭越一一細講了,他怕把自己的事講完,彭越直接斷絕了去地方任職的想法。
“江北省團委那邊的情況,你熟嗎?”
彭越問宋思銘。
很明顯,在宋思銘的一番解讀之下,彭越已經下定決心,準備到江北團省委任職。
“我不熟,但是我們梁市長熟。”
“梁市長到青山之前,是江北團省委書記。”
宋思銘告知彭越。
“是嗎?”
彭越以前還真沒研究過梁秋香的履曆,他問宋思銘,“有沒有可能,哪天,我和梁市長單獨見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