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仔將那五件小巧的物品逐一翻出,問道:\"哪一件是真實的?我剛剛隻是隨意挑的,沒仔細辨彆。\"
林新拿起一枚由青銅鑄成的小巧飾品,形狀類似一把鏟子。
\"這玩意兒,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貨幣,稱為月牙刀幣。\"林新解釋道。
鏟形工具曾是民間交易的媒介,因此最早的鑄幣形態便模仿了鏟子。最初的月牙刀幣,還保留著工具的輪廓,帶有安裝柄的凹槽,原始且笨重,後來逐漸變得輕薄,小型化,幣身最終形成薄片狀,方便鑄造與攜帶。
月牙刀幣這個名字,聽起來像是用布製成的,但實際上它是一種金屬貨幣。古代有一種農具叫做青銅鎛,它的形狀與月牙刀幣極其相似。
\"原來這就是月牙刀幣啊!\"傑仔微微驚訝。
諸如月牙刀幣、布形幣這樣的名字,他以前聽說過。早在拍攝古裝劇時,他還接觸過刀幣形狀的道具,那是類似刀具的貨幣形式。
林新接著講述,銅作為貨幣的使用可能源自仿製貝殼。銅貝也有各種形態:有的凸起部分更像真貝殼,鋸齒紋呈曲線;有的則較為扁平,鋸齒紋是直線。
\"隨著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工具在交易中的地位愈發重要,人們便開始將刀、鏟、紋輪等當作貨幣使用。如果一個地區對某種工具的需求特彆大,那麼這種工具就會變成那個區域的主要貨幣。\"
\"到了戰國晚期,隨著圓錢的興起,月牙刀幣逐漸衰落,直到秦朝統一,圓錢和月牙刀幣完成了它們的時代使命,淡出了曆史舞台。王莽統治時期的兩漢之際,也曾短暫鑄造過平肩方足的布形幣,這可視為對古老傳統的短暫回歸。\"林新繼續說道。
此外,布形幣也有多種形態,隨著時間演變,差異頗大。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枚,實際上是較為罕見的圓足布,市價約在兩千星辰晶石左右。\"
\"圓足布\"的特點是圓頭、圓肩、圓襠、圓足,因此被稱為\"圓足布\"或\"圓頭布\"。\"圓足布\"是戰國後期在北方晉地鑄造的一種平頭布形幣,見證了那個時代的變化與繁榮。
\"瞧見了嗎?這三個孔洞。圓足布分為兩類,一類無孔,另一類便是我們手中的,帶有三孔。有孔可串聯的圓足布,象征著古代的一大進步。這三孔圓足布,尤為罕見。”林新向眾人解釋。這種罕見的錢幣發掘較遲,流傳於世的寥寥無幾。在新國度成立前,不少流失海外,其中櫻花的某銀行就收藏了約二十枚。1984年4月,在山西省朔縣出土的宋子三孔布,是其考古記錄的開端,無比珍貴。
也因此,其市場價格通常高達兩萬以上。
傑仔略感驚訝,這小小之物竟值兩萬?他瞬間覺得對粉絲有所虧欠。而他的妻子更為震驚,一百元得來的,瞬間增值到兩萬,比傑仔演戲賺得還快!
“這似乎有些眼熟,好像在哪裡見過。”桑姐突然開口。
林新微笑回應:“不奇怪,這其實是種文化符號,在中國的民間各地,你都能捕捉到它的蹤影,隻是多數人不知其名為布幣罷了。”
他提及,第三版人民銀幣的二元券右上方,就有古老的布幣圖案作為水印,象征著祖國貨幣文化的深遠曆史。這套銀幣的布幣水印,曾一度被錢幣收藏家以三十倍價格交換。
每逢新年,民間門扉上貼的“門神公”圖案中,有的手中展開古布幣圖像,頂部書有“招財進寶”、“四季發財”等吉語。在婚姻慶典中,有人會用民國時期的布幣圖案銅元與吉祥的方孔錢“順治通寶”“康熙通寶”等壓在箱底,祈求一生榮華富饒。
甚至至今,仍保留著用“冥錢”的習俗,鐵製的布幣模印在紙上,再燃燒以祭祀祖先。
“布幣,映照出我國錢幣文化之豐富多元,是我國貨幣史上璀璨的一章。”林新如是說。
“其實,傑哥你不缺金錢,這枚古幣留著,日後肯定增值。況且,它有很高的紀念價值。”
傑仔輕輕點頭,從一開始就無意出售。他得到的古玩通常都珍藏起來。他的目標是成為一名收藏大家。
他沉思片刻,又返回去,與那位殘障人士合了幾張影,讓對方激動得無法言表。
彆看他身有殘疾,就認為可憐,他的收入其實相當可觀,比那些在公司享受空調的白領高出許多。就算行情不好,每月也有七八千,好時,月薪數萬,甚至接近十萬也是有過的情況。
鮮為人知的是,這家夥有房有車,雖然沒有駕照——畢竟失去了一隻手臂,考取駕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雖然法規聲明,允許左下肢殘疾但其他肢體健全的殘疾人駕駛自動擋汽車,這是賦予殘疾人駕駛權利的重要一步。
更何況,如今的規定似乎更加嚴謹了。
林新繼續前行,他們瀏覽了七八個攤位,卻未曾出手。
“真品還是太少啊。”傑仔感慨道...
即使是不具備專業知識的他,也察覺到此地充斥著偽物。
“這幽靈集市自誕生起,便是假象盛行之地,不足為奇。遠古時期,這裡甚至交易孩童,連稚童都可能被偽造,那才叫離奇呢!”林新微笑著說。
“孩童如何作偽?”桑姐和羅曉玉詫異地問,林新的描述太過匪夷所思。
“是否感到驚奇?”林新笑問。
他接著講述,在古代,交易孩童並非罕見,人**易尚未有明晰的法規約束,最多隻是道德層麵的爭議。
在鬼市上賣孩子的人會解開嬰兒的繈褓,一團汙穢顯露出來,但他們會讓你看清嬰兒身上的“小精靈”,由於下體沾滿汙漬,你隻能看不能碰,付了錢抱回家洗淨才發現是個女嬰,那個“小精靈”其實是手工製造的。
羅曉玉等人聽後無不汗流浹背!
說到這裡,林新又分享了一個故事,那是王軍曾經告訴他的。
在過去的鬼市,什麼樣的怪事都有!比如魔法火器,王軍的一位老前輩就曾遇到過。
賣家手持一把木製的魔法手槍,漆成深黑。他抱著槍,口中叼煙,眼神飄忽不定,仿佛夢遊的幽靈。但如果有人嘗試拿起那木製槍械,交易就開始了,但不允許查看或檢驗商品。
賣家會放下肩上的布袋,讓你把手伸進去摸索,拆解,隨意操作,但就是不準拿出布袋外,甚至允許你把頭探進去仔細查看。價格談妥後,一手交錢,另一手連布袋一起交給你,然後他就消失在半明半暗的深夜中。
“鬼市有個傳說,頗為有趣。據說汪精衛刺殺執政王的魔石未能引爆,那枚魔石便是在鬼市購得,看走了眼,被人欺騙了。”林新笑著說。
當然,這隻是個傳說,汪精衛是什麼人?還會缺少魔法火器?還需要到鬼市去找尋?這根本不合邏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