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仔此刻亦渴望結識那位少女的家人,探驪一族在古董界與盜墓行業中都是謎一樣的存在,若能相識,定是三生有幸。
自古以來,職業盜墓者依據手法不同,共分為四門:發丘、探驪、搬山、卸嶺。“卸嶺力士”與“探驪校尉”的區彆顯著,從稱號上就能看出,卸嶺之法重在強攻,依賴外力破壞,而探驪則更倚重技藝的運用。
每個氏族都擁有獨特的力量象征,摸金一族的守護聖物是摸金符,發丘氏則依靠神秘的發丘印,搬山派擅長利用奇妙的日常生活器物挖掘冥界之門;卸嶺門人則成群結隊,每個人身懷異能,手中握有探測幽冥氣息的神秘羅盤。
“摸金”一脈是盜墓藝術中最講究技藝的分支,曆史最為悠久,眾多業內秘傳的暗語和口訣大多源於摸金校尉的傳承。
舉例來說,如今的地下探索者自稱為“掘秘者”,然而為何將挖掘古墓稱作“掘秘”?恐怕能解釋的人寥寥無幾。
這個詞起源於摸金校尉對墓穴的生動比喻。中華大地上的巨型陵寢,除去藏於山體之中的,大多覆有一座形如倒置鬥笠的封土堆。
以秦陵為例,那封土堆宛如一個倒置的量米鬥,珍寶所在的地宮便隱藏其中。想獲取寶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將“鬥”翻轉過來,因此得名“掘秘”。
每次踏入墓室,摸金校尉都會在東南隅點燃一支靈燭,待燭光穩定後才開啟棺槨開始探秘。
若在搜尋過程中靈燭熄滅,即被視為“幽冥熄光”,此時必須將觸碰過的物品歸回原處,然後按原路返回。
倘若靈燭未滅,所尋得的寶物便可帶走。每位摸金校尉的身上,都佩戴著一枚摸金符作為庇護。
“摸金校尉,如今能傳承此道的人已經不多了吧?”林新感歎道。
金不鳴身為發丘一族的傳人,他的能力已超越許多自詡的考古學者,其技藝令人驚歎,更不必說那些古老的摸金校尉,他們是古代最專業的地下探險者。正因為如此,林新方才並未提及購買摸金符的事宜。
上次羅布泊的太陽古墓之行,若有摸金校尉同行,或許就不會遭遇那麼多的險境。如果不是因為金不鳴這發丘傳人,其他人能否生還都是未知數。
“走吧,我帶你先去認識幾位演藝界的前輩。雖然你並不屬於這個圈子,但多一個朋友總不是壞事。”傑仔提議道。
以林新的地位,認識娛樂圈的人並非必需,不過出門在外,朋友多總是有益的。
“好的,多謝了!”林新答道。
首先拜訪的是一位演藝界的老前輩,他過去曾給予傑仔許多幫助。更為重要的是,這位前輩也是個同好,平日裡熱衷收藏,據說在京都的潘家園古玩市場是常客。
“胡立本前輩!一位資深的表演大師,對中國演藝界的貢獻巨大。”傑仔介紹道。
“您好!您好!”林新連忙伸出手去。
胡立本近年來鮮少公開露麵,這次受邀參加晚會,純粹是出於對老友的情誼。他微笑著與林新握手:“彆聽他過分誇讚,‘貢獻’二字不敢當,我隻是以此謀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