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洛陽的南郊,天壇之上。
晨曦初露,霞光萬丈。
似乎將整座祭天高台,映照得金碧輝煌。
自昨夜銅雀宮神光普照之後,洛陽城的氣氛便已達到了頂點。
今日天剛蒙蒙亮,通往南郊的條條大道上便已是人山人海,百姓們扶老攜幼,摩肩接踵,皆欲親眼見證大漢這改天換日,注定載入史冊的曆史一幕。
天壇周圍,武王軍甲士環列,旌旗獵獵。
鐵騎肅立兩側。
武王軍的甲胄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冽寒光。
無聲地彰顯著大漢新朝的威嚴。
文武百官身著朝服,按品級分列兩側,神色肅穆、複雜而又激動。
眾文武的目光,無不齊刷刷投向天壇之巔的那個男人的身影。
劉昊頭戴十二旒冕冠,身著玄色袞服,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力。
劉昊麵容沉靜,眼神深邃,一步步踏上九十九級台階,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圍觀的百官與百姓等所有人的心弦之上。
身後,內侍手捧傳國玉璽與赤霄劍,亦步亦趨。
壇下,何太後與陳留王劉辯立於一側。
何太後望著劉昊的背影,眼中既有釋然,也有對未來的期待。
劉辯則顯得平靜許多,或許他早已明白,這便已經是極好的結局了。
畢竟,亂世太過艱難,若非劉昊在,怕是漢室將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欺淩。
吉時一到。
等待著的司儀官立即高聲唱喏:“祭天開始!”
鐘鼓齊鳴。
雅樂奏響。
莊嚴肅穆的氣氛瞬間彌漫開來。
劉昊走到祭天牌位前,上香,獻爵,行三跪九叩大禮。
每一個動作都標準而尊敬,仿佛在與上蒼,與劉姓的曆代天子對話一般。
禮畢,劉昊起身,接過郭嘉手中的祝文,朗聲道:
“維神武元年,歲在甲子,新帝劉昊,敢昭告於皇天後土:
昔董卓亂政,天下傾覆以來,社稷危亡,群雄並起。昊,漢室宗親,雖受命於天,卻起於幽州,終破異族於北疆,複洛陽於舊都。
賴高祖庇佑,蒼生擁護,今承前帝禪讓,繼大漢之統,登天子之位。
昊在此立誓,必當敬祖宗,勤政愛民,延續漢祚。掃平四海,使天下一統,致海內升平。方不負天命,方不負天下!
尚饗!”
劉昊聲音洪亮,傳遍四野。
壇下,數萬軍民一時間皆是震動,齊齊跪倒。
“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姓與官員,武王軍的呼聲震徹雲霄,久久回蕩。
似乎這一刻,連天地似乎都為之動容。
陽光普照大地!
隨後,劉昊從大司馬劉虞手中接過傳國玉璽,又從司徒楊彪手中接過赤霄劍,正式宣告登臨大寶。
“新帝既立,當定國號、改元、冊封!”戲誌才出列高聲道。
劉昊環視眾文武、百姓,朗聲道:“國號仍為“漢”,以承炎漢正統!改元“神武”,取神武奮揚、開創盛世之意!”
“大漢萬勝!神武萬歲!”數萬軍民再次歡呼。
“冊封!”
“尊前太後何氏為皇太後,遷居長樂宮,安享天年!”
何太後上前謝恩,美眸含淚,卻是喜極而泣。
“封前帝劉辯為陳留王,食邑萬戶,居於洛陽城東,置官屬,車服儀仗如舊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