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漢王府。
劉焉看著手中兩封幾乎同時抵達的文書。
一封來自洛陽,是劉昊言辭懇切卻又暗藏鋒刃的勸降信。
另一封來自江東,是孫策聲嘶力竭的求援信。
劉焉枯瘦的手在信紙上摩挲,久久不語。
麾下張任、嚴顏、孟達等將立於階下,皆是不敢出聲。
“劉昊……孫策……”劉焉喃喃自語。
“一個許我富貴,一個求我劉焉救命。”
劉焉苦笑一聲。
“劉昊勢大難製,攜平定荊州之威,其勢如火。”
“孫策雖銳,然獨木難支,敗亡恐怕隻是時間問題。”
劉焉說著抬頭,看向麾下眾將。
“你們說,本王該如何抉擇?”
張任性子剛直,抱拳道:“王爺,孫策若亡,下一個必是我益州,末將願率兵出漢中,佯攻武關,牽製嶽飛!”
嚴顏卻搖頭道:“張將軍忠勇可嘉,然嶽飛非易與之輩,宇文成都更是勇冠三軍。我軍若主動出擊勝算渺茫,恐反為其所乘。”
孟達亦站了出來,拱手道:“王爺,劉昊許下重諾,若我等拒不歸降,待其平定東南,必興兵來犯。屆時……益州恐遭塗炭啊。”
劉焉閉上雙眼,臉上皺紋更深。
良久,劉焉緩緩開口,聲音沙啞而疲憊。
“傳令……緊閉關隘,沒有本王命令,一兵一卒不得出蜀。”
“至於孫策使者……好生款待,暫且安置。”
“容本王……再想想,再想想……”
劉焉揮了揮手,仿佛耗儘了所有力氣,卻也是拿不定主意。
張任還想再言,卻被嚴顏以眼神製止。
眾人默默退下,空蕩的大殿內,隻餘劉焉一人對著那幅巨大的益州輿圖,怔怔出神。
保守,觀望,以圖自保。
這便是益州劉焉的選擇。
不過,劉焉也是在劉表投降後,感受到了一股前途渺茫,末路的感覺。
……
廬江,舒縣。
城牆斑駁,血跡已呈暗褐色。
城外,武王軍的營寨連綿十裡,壕溝深陷鹿角森然。
一麵“戚”字大旗,在中軍大營上空獵獵飄揚。
戚繼光按劍立於哨塔之上,遠遠望著死寂的舒縣城。
關羽立於其側,丹鳳眼微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