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聽周瑜的計策心潮起伏,既覺凶險萬分,又不免生出一絲希望。
“然則,如何取信於徐庶、張遼?”黃蓋問出了關鍵。
“需付代價。”周瑜看向孫策,語氣沉痛卻堅定,“需有德高望重之將,攜我降書及……及伯符之佩劍、印綬前往漢營為質。此人,需抱必死之心,即便漢軍識破,亦要咬定投降屬實,方能取信。”
眾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程普。
程普身軀微微一震,隨即挺直腰板,大步出列,對孫策拱手:“主公!末將願往!若能救江東於危難,程普萬死不容!”
孫策看著這位追隨父親孫堅起兵,看著自己長大的將軍,虎目含淚嘴唇翕動,卻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知道,此去凶多吉少,無論計成與否,程普生還的希望都極其渺茫。
“德謀……”孫策聲音哽咽。
“主公不必多言!”程普慨然道,“江東可以沒有程普,不可沒有孫伯符!此計若成,老臣死得其所!若不成亦不過先走一步,在九泉之下,靜候主公佳音!”
孫策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翻湧的情緒,重重一拍案幾:“好!便依公瑾之計!程普將軍,江東……拜托了!”
他解下腰間代表他身份的古錠刀印綬,雙手微微顫抖著,遞向程普。
程普鄭重接過,如同接過千鈞重擔。
當夜,程普帶著周瑜親筆所書的降表、孫策的古錠刀印綬,以及十餘名自願跟隨的死士,乘一葉小舟,悄然駛向對岸的漢軍大營。
漢軍大營,中軍帳內,燭火通明。
徐庶、張遼、以及從廬江而回的冉閔齊聚一堂,看著程普呈上的降表、印綬,聽著他聲情並茂地陳述孫策如何“幡然醒悟”,為保滿城軍民性命,甘願放棄抵抗,隻求一條生路。
冉閔咧嘴一笑,虎目滿是興奮:“哈哈!孫策小兒到底還是怕了!什麼江東小霸王,不過如此!陛下天威所致,誰敢不服?”
張遼卻較為謹慎,他仔細查驗了印綬,又反複觀看降表,眉頭微蹙:“程將軍,孫伯符英雄一世,當真甘心就此束手?”
程普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麵色平靜,甚至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悲戚:“張將軍明鑒。非是主公甘心,實乃天意如此,人力難違。廬江消息傳來,軍心徹底渙散,城中糧草將儘,外無援兵……主公縱然不惜己身,又如何忍心讓這秣陵數萬軍民,儘數為他陪葬?周公瑾亦是再三苦勸,方使主公下定決心。隻求陛下念在主公亦是忠誠之士,又能主動歸降,饒其性命,予一閒散爵位,使孫氏香火不絕,吾等臣子,於願足矣,雖死無憾!”說罷,竟是老淚縱橫。
徐庶一直沉默不語,仔細觀察著程普的每一個細微表情。
孫策投降,在邏輯上說得通,其剛烈性格,在絕對絕望下,為保全部下和宗族而選擇屈服,並非不可能。
況且,有程普這等重臣攜印綬來降,誠意似乎十足。
喜歡李元霸特性,從收甄宓為妹妹開始請大家收藏:()李元霸特性,從收甄宓為妹妹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