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回事?”福臨看向多爾袞。
“當然沒有,”多爾袞搖頭否認,“衍聖公是明廷的衍聖公,不會向大清稱臣,更不會資助大清銀子。”
福臨點點頭,臉上雖然露出一副相信的表情,心中卻開始懷疑。
他懷疑多爾袞收了衍聖公的銀子卻沒有上報朝廷。
君臣二人又聊了一會,各懷心思的離開。
直線距離兩百多裡的沈陽城中,王永吉正與各部將領商議開春之後的作戰計劃。
建奴已經遷都。
若想進攻赫圖阿拉必須先經過薩爾滸。
而進攻薩爾滸最關鍵的問題是地形不熟。
想打勝仗,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天時無法掌控,隻能等。
明軍內部看似一團和氣,實則互有矛盾。
地形問題就更不用說了。
明軍已經幾十年未曾踏過撫順城一步。
撫順城東麵是大片的山林,明軍隻能根據以前的資料了解河流,山川以及叢林的大致位置。
無法知道詳情。
按理說可以去山中尋找山民,通過他們了解情況。
但建奴離開沈陽時不但把城中百姓儘數遷走,還把沿途的山民獵人全都帶走或者直接殺死。
這讓明軍喪失了為數不多了解地形的機會。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
進攻薩爾滸到底要不要分兵?
萬曆四十七的薩爾滸之戰時,時任遼東經略楊鎬選擇分兵合圍薩爾滸。
楊鎬字京甫,河南歸德府(今商丘)人。
萬曆八年中進士。
萬曆二十年在永平練兵並負責屯田、馬政事務。
三年後出任遼東監軍,與時任遼東總兵董一元打的遼東蒙古人抬不起頭來。
第二年又因屯田有功而被升職。
萬曆二十五年擔任右僉都禦史,奔赴朝鮮負責援朝軍務。
次年正月,他指揮的明軍在蔚山之戰中“未儘全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