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親鄭芝龍的心腹。
僅憑他自己的能力,施琅確實可以做到在鄭芝龍不知情的情況下向建奴走私。
但
調動兵馬是一件大事。
如果沒有他父親的允許,施琅絕不可能帶兵出現在遼東,更不可能幫建奴打仗。
也就是說,這件事他父親也參與其中。
本以為自己會是大明的忠臣孝子,沒想到卻成了賣國賊的兒子。
前後落差之大,讓鄭成功感覺天都塌了。
他知道自己的父親喜歡錢,但是沒想到竟然為了錢而失去了原則。
所謂的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也變成了虛無縹緲的口號。
他想哭,卻不出來。
他想笑,卻笑不出聲。
此時的他已經陷入了艱難的抉擇之中。
思考片刻後,他發現自己有且隻有三個選擇。
一是幫父親隱瞞,並參與其中,當一個幫凶。
二是向朝廷揭發父親,大義滅親。
三是消滅現有證據,裝作不知情,回到福建後勸說他回頭是岸。
雖然也是幫父親隱瞞,但不參與其中。
沒有打破他的原則。
三個選項裡,第一個選項被率先排除。
鄭成功發自內心的鄙視建奴,絕不會做出賣國資敵的事。
更不會幫建奴打仗。
第二個選項也被排除。
大義滅親確實能贏得忠臣的名聲,但也失去了孝道。
雖然自古忠孝難兩全。
但是作為一個兒子,他不忍心把親手將自己養大的父親送入牢獄之中。
於是乎,鄭成功隻能選擇第三個選項。
他看向施琅麾下的那名將領並說道:“你去告訴施琅,就說本官要見他。”
“末將恐怕無法說服他前來。”那名將領低著頭問。
“本官隻是想查清楚一件事,又不會把他怎麼樣,他豈會不來?”鄭成功安撫道。
“末將領命。”那名將領搭乘一艘哨船,朝著施琅的船隊快速駛去。
登船後,他來到施琅麵前:“大人,少爺(鄭成功)要見您。”
“哎!”施琅歎息一聲,轉身就要換船去見鄭成功。
“大哥不能去啊!”施顯阻止道:“少爺對此並不知情,他正處於盛怒之中。你現在去見他,恐怕回不來了。”
“他是總兵大人(鄭芝龍)的兒子,他下令讓我去見他,能不能回來我都得去。”
“大人您不能去,”施琅的幾個心腹也開始勸:“少爺是光彩的人,咱們乾的全是不光彩的事。您這個時候去見他,凶多吉少!”
“大人您無懼生死,但下麵還有數千弟兄,您得為他們考慮啊!”
在眾人的勸說下,施琅終於停下腳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