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像昨天一樣,先是彈劾南京勳貴私鑄大明圓寶。
然後彈劾鄭芝龍名為官軍,實為海盜。
“諸位,”史可法對著朝堂上的大臣們說道:“鄭芝龍拿著朝廷的俸祿,搶劫過往商船也就算了,竟然還向建奴走私物資!如不嚴懲此等禍國殃民之人,大明危矣......”
史可法每說一句話,朝堂上便安靜幾分。
說到最後,偌大的朝堂落針可聞。
在滿朝文武眼裡,史可法太勇了。
彈劾勳貴和掌握實權封疆大吏也就算了,竟然還一次性彈劾這麼多人。
他們每個人背後都有錯綜複雜的關係。
無論彈劾是真是假,朝廷都需要調查。
如果他們每個人都在調查的時候打擊報複史可法。
史可法的遭遇可想而知。
“史大人可有證據?”有禦史問。
“當然有證據!”
“證據何在?”
“一兩句話說不清楚,不過昨日我已將證據上奏陛下!”
眾官員聽罷紛紛抬頭看向崇禎。
崇禎的臉比外麵的冰塊還要冷。
他看向謝三賓,問:“謝尚書是內閣首輔,你覺得應該如何處置?”
謝三賓第一反應是徹查。
畢竟史可法彈劾的都是勳貴,武將。
這些人與文官都是死對頭。
但是轉念一想他又覺得不妥。
徹查意味著要把這件事的前前後後,來龍去脈,所有牽扯到的人都查清楚。
他是東林黨人,南方是東林黨的基本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南京的勳貴在南邊,鄭芝龍也在南邊,
一旦徹查,整個南方恐怕都會牽扯其中。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二兩重,上了稱幾千斤也打不住。
誰也不敢保證沒有東林黨人牽扯其中。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東林魁首錢謙益。
他是鄭成功的老師。
而鄭成功又是鄭芝龍兒子。
也就是說...
一旦徹查,錢謙益會第一個被牽扯進去。
這不符合他們東林黨的利益訴求。
在當上內閣首輔前,他需要犧牲東林黨的一些利益來換取朝堂上的話語權。
在當上內閣首輔後,他需要東林黨幫他乾活穩固權力。
尤其是強製推行的貨幣改製。
需要東林黨大力配合才能在江南四省順利推行。
出於這種考慮,謝三賓決定儘量大事化小。
可是在話即將說出口時,他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崇禎為什麼突然上朝?
為了澄清自己沒病?
顯然不是!
如果真想澄清,隻需和六部九卿的主要官員見上一麵就行。
沒必要上朝。
而且...
昨日崇禎就單獨召見了史可法,並商談了此事。
現在又把這件事拿出來說,顯然是要嚴查。
謝三賓犯了難。
嚴查此事不符合東林黨的利益。
不嚴查又不符合崇禎的想法。
該怎麼辦呢?
喜歡七天拯救大明?我還是上吊吧請大家收藏:()七天拯救大明?我還是上吊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