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彼想了一下,說道“此事還有待思考。”
她想到什麼,語氣突然變得憤憤,“說來,在我寧國,滿十歲的孩子可參加朝廷組織的童生試,前二十者,可入翰林院學習十年。
十五歲及以上學童都可參加朝廷一年一次舉辦的科考,考中者入翰林院學習三年,方可入朝為官。這麼雞肋的法子是誰想出來的,朕想改都不知道怎麼改。”
季忠平馬上搶答,“這微臣知道,是開國先祖皇帝,先祖是想那二十人都從小培養,長大後直接入職,知根知底,最為放心。”
一直沒說話的國師突然說道“陛下,隻是二十個人,翰林院還養得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言下之意就是,不改,隨便。
於彼想想,也是,那就是說,到了十五歲才能拿到朝廷的公務員的入門磚,她直接拍板定論。
“適齡就七周歲到十五周歲。”
“等他們到十五歲那年,也剛好到朝廷一年一度舉辦的考試,考中了就去翰林院,沒考中的,知識也有了一定儲備,回家還是繼續上學隨他們。若還想繼續上學考取功名的,也可繼續在學堂學習,不過過了十五歲,朝廷就不免學費了。”
於彼覺得非常好,她看了一眼下麵的兩人,下麵坐著的兩個人也不說話。
“眾卿還有什麼建議?”
周書景沉默片刻,一句話問出最核心的問題,“陛下,這辦學的錢,還有修建學堂的錢,從何而來?就教育一事,朝廷已經快把稅收一半的銀兩都補上去了,其他地方怎麼辦?難道增收賦稅?那與讓老百姓自己出錢讓孩子上學有何區彆?”
於彼的右手放在桌麵上,手下意識的輕輕敲點桌麵。
“錢的事不用擔心,過幾日上朝時,在朝上讓各位大臣想一想,議一議,增加賦稅是一定不可取的,但總有法子的。”
她語氣堅定,深知“苛政猛如虎”的道理,老百姓的生活本就不是很好,又怎麼能讓老百姓承受這麼多。
“教育是一國之重計,唯有教育之事不可廢,此事關乎到民生,朕要為天下百姓考慮,隻有讀書知禮,百姓的生活質量才能提升上去,國家才能有興國之人才,才能迅速發展起來。”
周書景摸著下巴上花白的胡子,點點頭,“陛下不過二十歲,就明白這樣的道理,真是令臣感歎。”
他說完又從懷裡拿出一份奏折,遞到於彼手裡,“這是今年科考的各項事宜,老臣都已寫明奏章,請陛下過目。”
奏章有差不多半個手指那麼厚,於彼懶得看,直接問道“科考年年如此,有什麼好看的,太傅大人直接與朕說說,關於女子科考的事項。”
“是。”周書景站起身,站在不遠處的高小易,連忙向前一步,扶住他的手臂,又轉身給他遞上一盞茶。
周書景潤了潤嗓子,說道“陛下前些日子的法令傳下去之後,朝野上下大驚,民間一片震動。確實也有一些開放些的家庭的女子報了科舉,至今日,京都內就報了有五十人左右,但各地州府報上來的,總計不到四十人。
這還不到男子總數的十分之一,老臣苦於不知女子的考卷該如何設計,想起陛下主張的男女平等,卷子就出的是和男子一樣的。”
於彼沉默片刻,說道“這參加的人數已經比朕心裡想的人數要多得多了,朕的本意也是如此,男女考卷一樣,這點太傅與朕的想法不謀而合。還有一事就是,寒門子弟中的女子人數是多少?”
周書景知道女帝想問的是什麼,他也沉默片刻,說道“就目前而言,在報名參加考試的人數中,女子總計八十人左右,其中,寒門子弟隻有不到四十人,而貴族裡出來的女子要占一半還多一些。”
於彼了然,笑道“朕還以為,那些貴族世家裡的老古板不會讓他們家的女兒家拋頭露麵呢,沒想到在女子這邊,居然還是同男子一般,寒門子弟的人數還是要少一些。”
喜歡念彼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念彼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