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內最為重要的九龍寶座位於大殿中央的七階高台上,後方擺設七扇雕有雲龍紋髹金漆大屏風。椅圈上共有13條金龍纏繞,其中最大的一條昂首立於椅背正中央。椅麵以下並無椅腿,而是須彌底座,束腰處透雕雙龍戲珠,不可不謂華貴威嚴。寶座前兩側設有寶象、甪端、仙鶴及香亭,寓意太平有象,君主賢明,群賢畢至,延年益壽。
抬眼對上身著明黃帝袍,正斜眼看我的弘曆,我翻個白眼,繼續我的參觀,讓我做這麼辛苦的事,還不準我原地參觀參觀了?
大典結束,張廷玉忙從我手上接過木盤。
「不能再往外麵去了麼?」我走到弘曆身側低聲問道。
「還想往外去?」弘曆反問道,似乎有些意外我的要求,畢竟能到太和殿已經不易。
「沒看過當然好奇咯!」我答到。
「以後有機會再帶你去罷。」弘曆說道,雖然有責怪之意,更多的卻是寵溺的意味。
登基大典上,宣布以明年為乾隆元年,又定後宮位份。我是沒話說,本就是嫡福晉,自然是皇後的不二人選;瀟薇為嫻妃;高惠雖同為側福晉,但因她父親的緣故,封貴妃,人前人後都稱她高貴妃;蓧芮為嘉嬪;格格蘇氏為純嬪;格格黃氏為儀嬪;格格莩蕊為海常在;從前侍奉過蕭薇,從蕭薇房裡出來的格格陳氏為陳常在;再下去就是答應了。
在我得知高惠為貴妃時,我不是不震驚的。
「格格都不高興,更彆說嫻妃和嘉嬪了。」月蘭為我卸頭飾時低聲說道「分封的消息一出來,聽聞啟祥宮好大的聲響。」
「她怎會不生氣?同為側福晉,蕭薇在妃位,蓧芮卻在嬪位,何況她還懷有身孕。」我冷笑道。
「摔東西不說,聽聞嘉嬪對純嬪也頗有微詞,覺得憑純嬪的出身怎配在嬪位?」月蘭又道。
「純嬪出身漢軍旗,能在嬪位也是因為誕育三阿哥的緣故,嘉嬪是朝鮮宗室女,如今還有著身孕,若誕下的也是皇子,還怕沒有晉封麼?」我道。
「格格說的是。」月蘭應道。
「你晚點時候悄悄去趟啟祥宮,將我方才的話說與嘉嬪,再比著之前給純嬪的東西,添兩三樣一起帶到啟祥宮去。」我說道。
「是,奴婢知道。」月蘭應下。
思慮片刻後,我才又說道「雖然高惠是貴妃,但未得封號,貴妃又如何?走著瞧吧。」
我的話音剛落,身後就傳來腳步聲。
「不高興?」弘曆老遠就從銅鏡裡看到我的表情。
「哪裡看出我不高興?」我答。
「你在彆人麵前掩飾的再好,我也看的出來。」弘曆一向自信能看透我。
「為什麼要封高惠為貴妃?」我想了想,才嘟嘴說道。
「可皇後唯你一人。」弘曆答。
「皇後就不能不高興麼?」我問「她本就是大行皇帝超撥為側福晉的。」
「好了。」弘曆將我攬入懷中「我自有分寸,你放心。」
登基大典結束,弘曆正式成為這個帝國的統治者,相應的一些變動慢慢出現,為首的,便是整頓內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