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文藝時代!
十年,是電影裡的十年。
但這十年並不白等。
秦國征趙國,期間穿插著秦國內部的權力鬥爭。
可以說,絕對沒有任何的尿點,這部電影的節奏非常的緊湊。
而且,還有許多讓人一見就心情愉悅的鏡頭。
中華大地的大好風光!
沒錯,岩田武不光是在衡店建起了一座秦王宮,他在許多風光秀麗之地取景。
俞林那就不用說了,還有北地風光。
必然的嘛,燕、趙都是北方。
而這些風光,都有一種日本所沒有的東西。
大氣磅礴!
對,就是這個。
日本這個島國,就島國自己人而言,他們其實自己也是清楚的。
氣量狹小。
而也正因為這個氣量狹小,所以,島國這裡無論什麼事情都講究一個氣勢。
缺啥補啥嘛。
懂得都懂。
但,就算是這樣,先天沒有就是沒有,咋補也是很那補的回來了。
於是乎,就景色來說,日本的富士山,在日本人的心目中,那幾乎是神聖的。
必須要說,富士山確實很好看。
但是,這樣的大山大川,在我們中國,就多的多了。
岩田武這一次,充分的利用了這一點。
將祖國的大好河山,拍的非常非常美。
而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黑澤明也是覺得,心曠神怡,氣勢磅礴。
但畢竟他不是一個普通的影迷,他馬上就想到了岩田武的意圖。
是呀,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秦始皇是中國第一個皇帝,滅六國統一天下。
這份兒氣度,這份兒魄力,這份兒霸氣。
都足夠的大書特書。
可是,在這部電影之前,已經有許多的片子如此來描寫秦始皇了。
所以,如果岩田武也是這麼直白的來拍,那這個手法就是太差勁了。
至少可以說,這片子有些過於直白,藏的不夠。
而現在,岩田武用了這種好像風光片的手法,再加上相當有氣勢的配樂。
這配樂當然是出自久石讓之手,這位已經很強的音樂大師,又更強了一些。
好像,每一個音符都有相當的含發量。
黑澤明當然不知道這個細節,可是他絕對是看懂了。
是呀,這樣的大好江山,秦王嬴政定要取之!
如此再配合上秦國內部的權力鬥爭,也就是幾個諸侯國在秦國內部的貴族勢力,他們之間的相互鬥爭,幾乎也決定了千裡之外的戰場變化。
這電影……
斯國一!
黑澤明非常滿意,他對岩田這個小子,真的是怎麼看怎麼喜歡。
這電影拍的棒,就應該這樣。
可是,荊軻呢?
當然要惦記這個人了。
雖然,秦王嬴政那種霸氣已經被薑汶給演繹出來,可是荊軻這一刺,才是關鍵。
終於,當趙國國都被破,秦軍屠城,太子丹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燕國。
開始招募刺客了。
當荊軻再度出場,而他這一次出場,完全不次於之前的第一次出場。
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漂亮!
那個殺人不眨眼的秦舞陽,在荊軻麵前就好像一隻小貓咪。
而荊軻在此之前,他就是一個豪不起眼兒,被人當做奴隸的家夥。
他甚至很臟,很不堪,完全不像之前那個俠義凜然的刺客。
但是,當他一劍折服了秦舞陽,之後又被太子丹委以重任之時。
實在是太帥了!
這一幕,就連已經在電影裡死掉的仲代達矢都被震撼了。
嗯,應該說,這算是一個扮豬吃老虎的情節。
但是,這種情節其實很是廣泛,而且,很是喜聞樂見。
你看,就算是現在的黑澤明,不也是看的津津有味。
電影大師的審美水平難道就這麼一般般嗎?
其實,這真的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手段,而且,隻要拍的好,那麼,就讓人看不出來這是扮豬吃老虎的套路。
就好像現在的荊軻,他根本就不是故意搞成這樣的,前麵可是有足夠的鋪墊,對不對。
接下來,就應該是刺殺行動了吧?
黑澤明有了一個他自己都感覺很特彆的……感覺。
就從整個電影的情節發展到現在,其實脈路還是相當清晰的。
這次太子丹的刺殺行動,表麵上來看,自然是燕國的最後掙紮。
而太子丹這個人表麵精明,還有一股子很強的貴公子的感覺,但其實,他是被利用了。
跟秦王嬴政稱兄道弟,可回去就找人要刺殺自己的兄長,這背後還有一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