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文藝時代!
熱門推薦
“一部武俠片緣何大獲成功?!”
“續集大展宏圖,票房突破3000萬!”
“開門紅!1996年莫非就是中國電影的崛起之年?”
在大陸上映之後,很快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票房突破3000萬,在這個年頭絕對是可以大書特書的一件事。
於是乎,各路媒體也就各顯其能,對著這部電影一頓的吹。
要說,在這個時代裡,大陸方麵對香港那真的是……百般嗬護呀。
那個不好聽的詞兒就不要講了。
反正是真的好,可以說拿出了一顆非常非常有誠意的真心。
而且,這個誠意跟好,那是上下齊心的。
即無論是官方還是老百姓,都對香港同胞有好感,大家是真的拿出真心來把對方當兄弟的。
就是那種,我有一個饅頭,但願意分出半個來給他的那種感情。
所以,現在有一部從香港過來的電影,在大陸取得了成功。
那還用說?
一定要來一波大肆報道,好好的炒一下才行。
另外,現在大陸的電影市場還是比較一般的,雖然已經有了起色,可還是沒有真正的崛起。
所以,任何一個能夠賺錢的片子,那都不能放過。
於是乎,這票房可以說是勢如破竹啊!
許多媒體甚至都用上了一個詞兒,那就是開門紅。
這也對,畢竟是1996年的開端嘛。
但,這是不是應該再做一些文章?
我們的媒體吧,這個時候還是很收斂的。
必須清楚一個問題,本來就是玩文字的,如果不是有什麼東西束縛著,那麼,大家其實都可以玩的狠花。
比如,某知名電視台的某個內部節目,女主持人甚至會來上一句,‘那是乾出來的’!
是,這句話單拿出來很是普通,可如果聯係她的那個上下語境來看,這個話相當的汙。
簡單來說,大家其實都有一個騷浪的心,隻是收斂著,或者,這種騷浪的心,其實可以說成……
創造力!
對,如果說成創造力的話,那就好聽的多了,對不對?
那麼,眼下的這個情況,已經是連續兩年的在開年的這個階段裡,有電影爆發了。
這怎麼算?
有人的創造力就憋不住了。
“本來就有開年大戲之稱,那麼,不如就稱呼這個檔期為,開年檔!”
“開年檔實在是有些莫名其妙,不如就叫做元旦檔!”
“元旦檔這個名字太俗了,根本就不特彆嘛。”
“香港方麵其實是有賀歲檔的!那不如也叫賀歲檔!”
“沒有必要把,不如做個區分。”
好家夥,大家竟然因為這個檔期應該叫什麼名字,而吵吵起來了。
話說,這確實也一件值得爭上一爭的事情。
香港確實有一個賀歲檔。
而且,這個賀歲檔還真就是儘顯資本主義的本質。
這個檔期是怎麼來的呢?
就是有那麼一年,合計著徐老怪跟誰誰一合計,乾脆就是把大家聚在一起,弄那麼一個電影。
劇情什麼的,就隨意好了,根本就沒有必要認真。
而演員方麵,就是奔著大家都來露個臉,當然了,演戲嘛,也沒什麼難的,就是簡單的演一下嘍。
本來就是這麼不太正經的搞出來的電影,結果,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當時是直接問鼎了香港電影票房榜的榜首。
於是乎,賀歲檔就這麼的出來了。
這個……但,演員是沒有片酬的。
沒錯,資本主義的惡臭,暴露的清清楚楚。
你都票房榜榜首了,還是不給錢,太過分了吧!
其實,這個賀歲檔如果從這個角度而言,那確實是相當的有問題。
可以說是最早的福報了。
當然了,有人會說,這也給那些明星一個展示的機會。
但是,這賀歲片裡麵出鏡的明星,那一個個的都是成名的呀。
說穿了,香港的賀歲片能取得那麼高的票房,跟明星的號召力有極大的關係。
可……還是不給錢!
這早期的福報,確實有些厲害。
於是乎,大陸這邊就有些人覺得,我們不能這麼搞吧?
對的嘛,我們這麼搞不對,而且,人家也沒有延續賀歲片的操作手段,並沒有不給片酬。
那麼,我們也叫賀歲檔,這應該就不太對吧。
可有人卻覺得,還是叫賀歲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