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燕道:“姑娘,太太和大姑娘回府了,我們還是早早回去罷。”
甄蘇福身,“芳華郡主,周姑娘,我得回家了,保重!”
周益卿道:“要不你加入我書畫社罷?”
甄蘇麵露難色,對女兒家來說,才華過人並不是什麼好事,反而才貌平平才好。
來的時候,春燕雇好了馬車,府裡的馬車由太太帶著,原是同時出的門,太太一門心思照看自己所出的姑娘,未曾關注過甄蘇。
待甄蘇一走,眾人各自散去。
芳華郡主的馬車上,侍女低聲道:“甄府的當家主母,早前是良妾,甄二姑娘親娘病逝後半年,扶了正房太太。
甄二姑娘的外祖父、外祖母怕她受薄待,將她接到了蘇家。
兩年前,蘇敬齋大人調離禮部任湘省都督,念著甄二姑娘年歲漸長,若是帶到任上,怕是要誤了親事。臨走前為甄二姑娘訂了一門親事,又與甄大人叮囑了一番,這才離京。”
芳華郡主輕哼一聲,“妾室扶正的能有幾個好的。搶在正房之前育兒女,沒規矩,若在我們王家,早就灌藥發賣出去。”
那是她母親是長公主,駙馬不能納妾,且長公主替王家育有一雙兒女,算是儘到了為妻本分,更是不許納妾沾女人。
長公主用這樣的手段處理掉幾個姬妾女人,早前原就是通房卻敢懷孕,不灌藥,她的麵子如何擱。
“甄二姑娘的外祖母並不是原配,蘇大人的結發妻大謝氏沒了,娘家重新給選了一位姑娘做繼室。甄二姑娘的兩個外祖母原是堂姐妹,都是嫡出姑娘。
蘇大人最喜歡的是繼室謝氏,謝氏生得貌美不說,性子溫婉,精通琴棋書畫。兩人成親後,更是夫妻情深,蘇大人怕傷了妻子的心,連個妾室都未納。
甄二姑娘的外祖母育有兩女一子,兩個女兒是長的,還有一個小舅舅。這個小舅舅頗得蘇大人真傳,詩詞歌賦也甚精通,隻他不喜做官,考到舉人這裡,任蘇大人如何說,就是不下場參加會試。聽說蘇大人最疼小兒子與甄二姑娘的生母,因這緣故,孫輩裡頭,蘇大人最疼甄二姑娘。”
侍女這些事,是在馬車上與春燕打聽來的,春燕覺得這些多是京城好些人家都曉的事,並未曾隱瞞。
芳華郡主道:“甄二就沒一母同胞的手足?”
侍女默了一會兒兒,不待開口,倒是趕車的中年漢子道:“郡主,這事奴婢聽說過,說是早年,甄二姑娘的母親中了妾侍算計,再不能生,這才隻她一個女兒,由著與甄大人青梅竹馬的表妹一個接一個地生。”
芳華郡主道:“這可真新鮮,中妾侍算計,恐怕這幕後真凶便是繼室。為了做正室嫡妻什麼事乾不出來,生了長女比甄二還大,後頭還一個接一個地生,沒有鬼才怪。”
侍女未再插嘴,隻待郡主問話了再答。
芳華郡主道:“訂親了,哪家的公子?”
侍女搖頭,“春燕也是聽她娘說的,是蘇老太爺不放心,這才給定下。說是待她及笄時,男方家裡登門提親,連春燕與她娘都不知道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