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下到蘇敬齋手裡,榮吟拿著小本子將甄家那些亂七八糟的事都報給皇帝、皇後,當成故事說。皇帝皇後知道甄遠就是個寵妾滅妻,忽視原配所出的嫡女,繼室更是良妾扶正的不賢婦。
皇帝不滿意,覺得“軟包子”守不住自己的沐食邑,聖旨交到蘇敬齋手裡,蘇敬齋代替外孫女打理,比甄遠不靠譜的強,至少不用擔心被甄家搞得民怨沸騰。
皇帝封甄蘇為縣主,是因為給幫忙收尾的榮吟封了,而真正做了好事的甄蘇也得封。不僅皇帝覺得這甄蘇是個奇人,連蘇敬齋父子也有一種“做了這麼多好事,救了這麼權貴的真是我外孫女(外甥女)”隻怕後麵再晉為郡主。
定是恭王在後頭出了力,恭王這個人最不喜欠人情。既然甄蘇救了他嫡孫兒,就得回報,幫忙說些好話,給討個沐食邑,讓郡主做得實至名歸。
崔氏將客人帶到客院再回來,立在旁邊聽甄蘇說話,如在夢裡一般,一彆三二年,外甥女在京城居然救助了那麼多人。
甄蘇不想瞞外祖,將自己得了乞丐們敬重,被推為丐幫長老的事說了,但她離京時,將這長老牌給了二皇子。
蘇紹不知這長老派有何用,但隱隱覺得了不得的東西。
蘇敬齋道:“你將長老牌給二皇子,二皇子定是獻給皇上。有了丐幫長老牌,皇上就能掌控京城丐幫。此次朝廷清理運河匪患,用上了江湖勢力,如果沒有猜錯,洛陽丐幫已被朝廷所掌……”
丐幫勢力不容小覷,僅是他外孫女借著乞丐的消息就救了那麼多人,以皇帝的明智,必能猜到這裡頭內藏玄機與契機,外孫女這郡主之位是憑自己的本事得來的。
那些地方豪強奪朝廷利益,奪百姓民脂民膏,高祖皇帝到死都希望當今皇帝能徹底掌控運河,所有的地方豪強都與江湖勢力有瓜葛,朝廷出兵,便以地方世家自居;朝廷不出兵,哪家沒有什麼派、什麼門,名目繁多。
洛陽的刀王門、流風派被連根拔根,刀王門的王家隻有幾個小吏後輩在,而流風派更是背負上誅儘王家的罪名,洛陽“江湖門派”一夜之間就被除掉了兩個,而之後各地運河碼頭的幫派連連受到重創,手法與刀王門的王家、流風派的劉家頗有幾分相似,但也有的更為狠辣無情。
百花縣的萬、花兩家,一個仗著出了萬貴妃、四皇子,另一個則是百花縣的繁花莊花家,萬家受到重罰,處罰紋銀一千萬兩,整個萬家上下,為了保命不得不交納罰銀。
花家更慘,年滿十二歲的男子儘數降為軍籍,所有三至十八歲的未婚女子一概貶為官婢,由官府發賣,花家所有家業儘數收沒。
四個人又說起百花縣三大當地世家的事。
甄蘇問道:“白家無事?”
喜歡轉賣婚約後我逆襲了我逆襲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