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蘇取了一張百兩銀票給春江,“我身上沒有六十兩的,且給一百兩,去罷。”
當天黃昏,秋蓉與春江再回來,帶回伍仁一家四口的身契文書。秋蓉未解釋,甄蘇也未問,伍仁一家被秋蓉安頓到長平街的鋪子裡。那處鋪子外頭有一間門麵,後頭有一個小院子,足夠一家幾口安頓。鹵菜在後頭院內的廚房上操作,隻拿到外頭鋪麵上售賣,伍仁的兩個女兒大的十歲,能使嘴跑腿,小的七歲,肚子裡還懷著一個。
又兩日,秋蓉添買了兩個水靈的丫頭,直說是給胭脂鋪子上添買的小二,可以幫襯她摟銀子。
一號鋪原來的管事回田莊當莊頭,一號鋪的貨物全用馬車搬運到了二號鋪庫房裡,清空了一號鋪。秋蓉與甄蘇拿了一百兩銀子,開始給鋪子裝修,添置用具等,每日帶著她添的兩個女小二早出晚歸。
崔氏道:“你就如此相信秋蓉,不怕她拿銀子逃了?”
“疑人不用。”
秋蓉是花家女兒,一朝因家族原因被貶為官婢,若是逃走,隻會懲罰得更重,而以她的性子,能得一個信她且願意重用她的人不容易,又不是做服侍丫頭。郡主信她,給了她施展才乾的機會,她是做管事的,也有丫頭服侍,就算背了官婢的名聲,可這種實惠少有,她要傻了才逃。
崔氏道:“你在長平街添了一個鋪子?”
“準備開鹵食鋪子,最近在裝修,想搶在中秋佳節前開辦起來。”
“裝修鋪子最是花錢的事兒,一號鋪那邊砸了多少錢,你可得告訴我,回頭賺了錢再扣回你填的本錢。”
“一號鋪填不了多少本錢,我且讓秋蓉開胭脂水粉鋪子,待鋪子收益好了,舅母再重新接手,屆時可請秋蓉幫你帶帶管事。”
秋蓉是個能人,她不打算將人才白送給舅母,至親是至親,她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像秋蓉這樣難得一見的人才,還是握在自己手裡合適。
八月十五這日,甄蘇在長平街開的“妙味鹵食鋪”開張了,有人才,再有甄蘇現代的營銷手段,買二斤鹵肉就能還贈送一份妙味涼拌菜,鹵肉加了拌味程序,不像彆人家的鹵食,最多給切,但他們這裡不僅管切,還給調味、拌味。
甄蘇讓秋蓉特意訂製了“妙味鹵食鋪”的牛皮紙袋,上頭印製店鋪名字,更印上店鋪地址及傳承介紹,為了吸引顧客,還編出一段感人的曆史故事,話說前朝某位愛極美食的皇帝,對宮中各種美味都品不出味兒,接連殺了好幾位禦廚。某日一個年輕廚子為了保住禦廚性命,自告奮勇地做了鹵食,還巧妙的調味、拌製,皇帝品嘗後大喜,重賞禦廚。
這個故事可是甄蘇翻閱了不少典籍查出來的,史書上沒寫這位禦廚是誰,她就說自己年幼時,偶遇一個遊方道人,原來這道人便是禦廚之後,與她傳授了製作秘法。
她的鹵食方子是集祖秘手藝,再加她的現代鹵方進行改良,裡頭加了一包秘料,這秘料是甄蘇親自調配的,當成自家的秘方。
鹵食鋪因其麻中帶辣的口感,還有特彆的調味。湘省人偏愛辣口,隻短短幾天,官宦人家都知道嘉柔郡主幼時得個遊曆道人傳授鹵味秘方,開了一家“妙味鹵食鋪”,裡頭的鹵食味道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