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敬齋從衣袖裡取出一個小布包,裡頭是一方雞油黃的印鑒,“這是我給你的新年禮物,前兩日一個官員送了幾方玉石,正可用來雕印鑒。”
蘇真接過,上頭刻的是“蘇真之印”用的是蘇體行書,又稱蘇行,飄逸灑脫又不失靈動,“謝外祖。”
“《三字經》還未編修好,你舅舅、五郎都有參與,若是成書,我欲加五郎、你舅舅與我的名諱加進去。另外,這些日子,我們整理一下手稿,若是可以,你替外祖出一本詩集,你舅舅與五郎、七郎、八郎的便合在一處出詩集。”
“外祖把手稿給我。”
蘇敬齋是文人,對於一個有學識的文人,最大的夢想就是出書,可現下的大齊出書的成本太高,沒有幾千兩銀子還真不敢出。
蘇敬齋遞了一本裝訂好的手稿。
對外頭喚了一聲,蘇五郎捧了一隻盒匣子過來。
蘇敬齋又拿出一份寫好的手稿,“這是給你的《千字文》作的序,你帶回去吧,《千字文》寫得很好。”
蘇敬齋作的序,必能保證此書的銷售與暢通,可是這序一傳,不就是說《千字文》的作者是蘇真。
“不必用號,就用名,整個蘇家除了我們自家人,沒人知道你的名字,他們隻知你是蘇文薑、當朝嘉柔郡主。”
旁的,彆人不知道,更不會有人想到,蘇真與嘉柔郡主是同一個人。
“就這麼定了,外祖知你事多,且回百賢莊吧。”
“是,文薑告退!”
蘇真退出書房。
春曉很是興奮,她的主子即便是女子也很不俗。
*
百賢莊。
蘇真歸來,先是在田地裡走了一圈,去了織機組瞧看,再去造紙坊轉了一圈,造紙坊的紙比市麵上的紙好了許多,紙張暗黃,正在用漂白技術,將紙紙變得更白,又反複試驗後,紙的韌性變強,也比以往的紙更薄。
印刷坊這邊照著她所說刻了不少活字木塊,還刻製了各種模具,紙在中央,周圍刻了各種紋飾,有人物,有山水風景的。
蘇真從造紙坊裡取了好些紙,準備印製蘇敬齋的紙集,她係著丫頭們給自己縫製的罩衣,親自排版定模,將所有的紙張裁剪成三十二開紙大小,再調製油墨,將張放上,按壓,再取出,一張紙便印好了。
“首印六千本,京城發行三千本,嶽陽府發行五百本,江南一千本,洛陽一千本,再餘五百本自家收藏。”
蘇真在印刷坊忙碌,工作讓她覺得充實。
從排版到定版,再選圖紋背景,全程都是由她親自把關,最後是將蘇敬齋一生的六十首詩詞印製完畢,又有人專門核較、裝訂,封皮為牛皮紙上印有山水雕刻圖,上印《敬齋詩集》四個大字,翻開之後,便是序,上頭介紹了蘇敬齋的生平,序之後是目錄,之後便是六十首詩詞。
五千本詩集,整個印刷坊上下用了五天時間完成,還有雕刻師在刻製《千字文》的雕版,為何這次用雕版,蘇真覺得這書往後還會再刊。
喜歡轉賣婚約後我逆襲了我逆襲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