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真停了下來,開始思忖改進之法,一麵寫手劄做筆跡,一麵琢磨著自己要學習陣術、符術了。
她想到是空間裡的兩個池子,實在是占地兒太大。
放空間不妥,要麼建成房間罩在裡頭,要麼放在洞府外頭。
她將浸泡池、造紙池召出空間,安放在洞府外頭,用法術將浸泡池取出,這是一個足有六十坪大小的長方形池子,除了沒有火,隻用法術進行晉煉,隔一會兒就用火球術化出火灼熱,反複百次後,浸泡池終於縮小一半,麵積縮小而容納的體積未變。
她一直將浸泡池縮小到二坪大小,方才停下,將浸泡池重新收入金珠空間,繼續煉製造紙池,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用了半天時間,便將造紙池縮小到二坪大小。
在山林裡伐木、采石,造了一個足有一百二十坪大小的木石屋子,屋頂用石頭,牆壁用木石,在離地一米處再用了足有兩米高的玻璃,製成推拉玻璃狀。
屋子造成後,再用早前的煉製術,反複晉煉縮小,變成隻得十八坪大小的屋子後,將其收入金珠空間,而早前的兩個水池子以石台的形式,桌案的高度移入玻璃房,往後這間屋子便是她的“符室”。
她用木工工具,自己製作了一張製符的桌案,用來擺布符錄的博古架,上頭有儲物櫃、儲符抽屜,還有擺放符筆、符紙的格子,更有一個臨時休憩的木小榻。
有了煉製符室的經驗,她又用山裡的木石,造了一間“丹房”,丹房是一百二十坪大小,早前的丹房用藥架、儲物櫃全部擺放裡頭,縮小到三十坪大小時,便移到金珠空間內。
再造了一間“煉器房”,初造時是一百二十坪,最終縮小到四十坪,周圍的器材架上更多,需要之物的占地麵積更多,專開設了一部分用來擺放將來的陣器材料,架子上掛了塊“陣器材料”的牌子,分門彆類。
三房占地麵積太大,她就再晉煉,縮小再縮小,實物縮小六倍後,再行縮小時難度成倍加大,直至將“符室”縮小到如盆景般大小(長一尺,寬六寸),可擺放到書案之上。她體內的靈力已然耗儘,不得不坐著盤腿調息恢複靈力,靈力耗竭,恢複之時修為鬆動,她順利晉入金丹三層。
待將丹房、煉器房縮小到如符室一般大小時,體內靈力再度耗竭,恢複靈力後,又有修為鬆動,在吞服固元丹、補靈丹後,晉入金丹四層。
這次晉級略有三分艱難,好在有丹修相輔,還算順利,鞏固修為後,她進入煉器房,將早前煉製的法器法劍化成器水,仿若煉鐵一樣,煉上百遍、千遍,這次成形的寶劍,品質達到了中品靈器的標準,在即將成型前,加入了二斤玄鐵,順遂成為上品靈器寶劍。
到了靈器師,晉級尤為艱難。
蘇真思忖再三,總結經驗,覺得應該是煉製了三室的原因,將一百八十坪縮小到盆景到大小,要知那材料原是凡俗間之物,彆無特彆之處。
如果說有特彆,便是有玻璃大師分彆前贈送的一批玻璃製品,若論平方,玻璃板足有三千平之多,若論重量怎麼也得有三千斤。
再有符室兩池,是此次改進造紙術用過的池子。
她留了一把下品法器寶劍、一把上品法器寶劍,再將剩下的法器寶劍重新煉製,隻是沒有玄鐵,隻能煉成中品靈器。
她又繼續用剩下的鐵塊、金銀、寶石、珊瑚等材料加入魔獸骨煉製成防禦發釵,防禦耳環,品階達不到要求就重新煉製,直至達到靈器級彆為止。
她用魔獸皮煉製穿雲靴、流風靴、踏波鞋,最早是下品法器,之後是上品法器,最後煉製出上品靈器靴子、鞋子一旦定型,無法重新煉製,這與原材料有關,這種魔獸皮不是鐵器。
最後將自己的丹爐重新晉煉,晉為上品靈器丹爐,有了這隻丹爐,用到八品丹師都夠用,而九品丹、十品丹需要最低極品靈器,若是仙器丹爐自然更好。
丹爐的品階越高,能保證丹藥的丹毒含量越低。
喜歡轉賣婚約後我逆襲了我逆襲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