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真連講解了兩遍,製作成功後,指點工匠們上手,將幾個工匠分成流水式作業,一人隻需一二道工序,這樣一學就會,隻用了一天,他們就能配合煉製出玻璃。
擅長用空心筒吹出杯子、瓶子的,就隻負責這一環節。
遼國工匠、官員大喜。
蘇真勉勵了幾句,當晚住在百賢莊大殿。
第二日,她進入造紙坊,指點工匠們如何浸泡麥秸,遼國最多的便是這種麥秸,羊到冬天時也將此物當成飼料乾草吃,建立的浸泡草池有三處,有的已經泡了大半月,直接可以上手製成紙漿,加入藥水就能壓製成紙。
她做了一遍,安排工匠們一人負責一二環節,一人隻學一二道工序,一學就會,很快便能自己上手製作,她站在旁邊指點、觀看,從最初的粗糙紙,到後來的紙張越來越精細。講解如何辨認紙張的優劣,主要是看韌性度,墨汁洇染度與紙張的顏色,好的紙有韌性,滴墨不暈染,紙張顏色夠白。
蘇真在遼國百賢莊住了幾日,離開後去了齊國京城百賢莊。
因她到來,弘光帝喜出望外,立馬派了皇子、丞相到百賢莊陪同,待他們到時,蘇真正站在火爐前,指點工匠製作精鹽,且工匠們已經掌握了製作精鹽的技術,一袋又一袋的粗鹽被帶進來,再裝袋子時就變成了白雪般無瑕的精鹽。
蘇真與百賢莊的工匠、官員講鹽田法、曬鹽法,借天曬鹽,出來的是粗鹽,這樣還能減少人力與柴禾使用,柴禾與人力隻需要用來製作精鹽。
“在下柳京拜見疏真仙子!”
“小輩見過疏真仙子!”
蘇真掃過趕來的兩位皇子與柳丞相。
“百賢莊可有製鞋坊,我傳授工匠製作羊皮鞋、牛皮鞋,這其間有分割術,能將一張牛皮分成六至八張,可製成皮鞋、皮衣,皮衣、皮鞋可防水。”
大皇子立馬對身後的護衛道:“現在立馬去搜羅幾個精通之方麵的工匠,連夜建造製鞋坊,明兒天亮前,本王要看到製鞋坊。”
蘇真補充道:“需建一個小型釀酒坊,用來研製釀造好酒。”
疏真仙子在遼國被奉為護國仙人,地位遠在遼國皇帝之上,就連遼國太後也供著她的金像。
遼國太後讓金匠給她煉了一尊疏真仙子像,早晚供奉著,遼國太後的年紀不比齊國兩宮太後年輕,但據說現在聲音洪亮,時不時還能罵皇後、嬪妃等嫡庶兒媳們,便是孫兒、曾孫兒惹了事,也會被她叫到宮裡一頓訓斥。
齊國皇家知她來了,全力配合,一夜間就給建了釀酒坊、製鞋坊。
蘇真指點皮鞋匠人們,如何將皮子泡在池子裡,雖是新泡下,但她用時間術一點,很快就過了十天半月,再將一張處理過的牛皮進行分割。
一張牛皮可以分出完整的十二層,再在牛皮上用特製的粘膠貼上布,可以是結實的麻布,也能是棉布,還能選擇沾上羊毛等,裡布的用料不同,其功效也不一樣,若是羊毛就是冬鞋、冬靴;若是尋常的棉布便能當成春鞋穿。
他依舊幾個工匠一人負責一二道工序,精學這一二道出來,隻練習了三天,他們就能上手,隻是他們能剝出六層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