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辦公會。
參會人員除了李恨水、周天軍、鄭正道外,還有縣委常委、紀委書記汪亞東和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董浩。
董浩突然拋出了人事調整事項名單。
李恨水說“董部長,我來壽口縣沒幾天,就大規模調整乾部,不太合適,這事緩一緩吧,我和鄭書記已經溝通過了。”
李恨水瞥了一眼鄭正道,見他正慢條斯理地喝茶。
董浩依仗堂哥是省委組織部處長,又是鄭正道陣營的人,與江南市長關係也很不錯,因此,他壓根兒沒將李恨水放在眼裡。
董浩說“李書記,錢晗出事後,縣委書記空缺,很長時間沒有調整乾部。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現在很多乾部就像乾涸的麥苗,迫切需要雨水的灌溉。
這雨水,就是提拔乾部。提拔有能力、能乾事又能乾成事的乾部,就像下棋時關鍵幾步棋,挪幾個棋子的位置,整盤棋就活了。
因此,乾部調整不能再拖了!”
周天軍說“董部長的提議很好,的確,長期不調整乾部,壽口縣整個乾部隊伍就像一潭死水,必須引入活水,讓水流動起來,一潭水才能活起來、動起來。”
鄭正道抿了一口茶水,慢悠悠地說“李書記提議,暫時不動乾部,說實話,我對此是持保留意見的。
剛才,董部長和周縣長都說了,長期不提拔乾部,不利於調動乾部工作積極性,不利於開展工作。我還是希望能調整一批乾部。”
李恨水知道,這幾個人一唱一和,看來結成同盟,自己的權力被架空了。
這要是在縣委常委會上,這幾個人的權力分贓遊戲肯定玩得順風順水。
果然,在隨後召開的縣委常委會上,當董浩拋出人事調整名單,並提議表決時,周天軍和鄭正道一夥取得重大勝利。
名單順利獲得通過,鄭為民被提拔為白龍鎮黨委書記。侯澤凱調整為縣衛健委主任。
縣衛健委主任文子健則調到另一個鎮任黨委書記。
李恨水唯一的收獲,是將包強生調到壽口縣,擔任縣委組織部副部長。
壽口縣有9名縣委常委,除了李恨水、周天軍、鄭正道、董浩、汪亞東外,還有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趙開元,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聞衛民,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李可,以及縣委常委、人武部長羅旭東。
這是李恨水來壽口縣後主持召開的第一次縣委常委會。
這次縣委常委會,有幾個表決事項,通過表決,李恨水大致知道縣委常委會上的形勢,完全處於劣勢,無法掌控縣委常委會。
比如,有個表決事項,支持李恨水的隻有聞衛民,羅旭東棄權。
不掌控縣委常委會,就無法做出決策,很多工作設想無法付諸實施。
相比之下,周天軍和鄭正道聯手,在縣委常委會上如魚得水。
李恨水無法掌控縣委常委會,很快就傳遍壽口官場。
有人背地裡稱呼李恨水是“蹩腳書記”,這是一個充滿諷刺意味的貶義詞。
要想控製縣委常委會,最少需要五票。
必須短時間內打翻身仗,掌控縣委常委會!
李恨水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路。
現在的幾個縣委常委,有的要拉攏,有的要要挾,有的要將其整下台,有的則將其調走,哪怕讓他高升,然後換成自己的人。
機會來了!
市委征求意見,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李可擬調任隔壁縣擔任縣委副書記,讓縣委、縣政府在現任縣領導中推薦一位領導接任李可職務。
縣處級乾部是市委管理,縣委縣政府隻有推薦權,作為縣委書記,推薦分量更重。
這與縣委常委會決策機製不同。
李恨水將副縣長袁瑾叫到辦公室。
蘇小君對袁瑾評價很高。
李恨水上次去白龍鎮,也帶上袁瑾,對他總體印象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