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有這個想法,很不錯,可以再好好想想,在這方麵下點功夫,賺錢的路子,還是有許多的,不僅僅是茶具,甚至是茶葉,多想出來一些名頭,都是能夠變成提高價錢的噱頭的。”李複說道。
很多事情如果是全都靠著他自己去想的話,那可太多了,李複就隻有一個腦子,就算是沒日沒夜的想,又能想出多少東西呢?
在做生意方麵,還是要注意培養手底下的人,有時候隻需要提點他們一下,就能有許多意外收獲。
每個人的思維是不一樣的,李複隻需要對他們稍加教導,後續就能省很多力氣。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往後手底下的人多了,他不能事事都操心,每間鋪子都要親自去過問。
更多的,還是要靠手底下的人,靠他們的聰明和能力去將涇陽王宅麾下的產業慢慢的發揚光大。
“比如,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鋪子裡也要提前準備起來,端午節若是有人要送禮的話,茶葉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節日的時候,適當的推出包裝不一樣的禮盒裝。”李複說道“這就是一個噱頭,東西多少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一個噱頭,是麵子問題。”
莫要小看“麵子”這個噱頭,茶葉本身生長在半山坡上,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但是被李複加以包裝,一頓“文化價值輸出”,不也能賣出個高價嗎?
要的就是附加在商品上的“其他價值”。
大家都樂意為此而買單。
比如把鑽石跟愛情綁定在一起。
明知道這玩意兒貶值空間巨大,普通的零碎鑽石沒有什麼價值,但是依舊有眾多人為“愛情”買單。
兩萬買的鑽石回收的時候兩千人家都不樂意要。
除非,拳頭大的,那肯定是有點收藏價值的。
至於茶葉方麵,那能用的名頭可就更多了。
弄些質量一般的茶葉,去南方,搞一大批竹筒,竹筒外麵稍加雕刻,裡麵放上茶葉,搞點“小罐茶”。
所有鋪子裡,都能賣這種小罐茶。目標群體就不再是那些高門大戶了,而是手裡有點閒錢的,又想要附庸風雅的中產階級。
甚至,把茶文化融入到待客當中。
這往後去誰家,往堂中一坐,不給上茶,那是不是瞧不起人。
就要用茶文化去綁定日常,讓茶葉成為日常消耗品。
質量好的茶葉,收割高端市場,中等茶葉收割中級市場,至於那些質量不怎麼滴的茶葉,就低價賣給普通老百姓,讓老百姓也能買得起,喝得起。
這樣,茶葉就推廣開了,整個大唐,便是李複的市場。
隻要李複的茶莊一直掌握著獨門技術,那麼莫說是整個大唐了,便是往後西域來的商人,甚至是北麵草原上的突厥人,那都是李複收割的目標。
茶葉的買賣,很大。
假以時日,會遍布整個大唐,每一年都會為涇陽王宅帶來巨額的收益,這個數量,李複不敢想。
所以從一開始,李複就將這個買賣和皇室綁定,跟皇帝綁定。
就算是有人要盯上這門買賣,那也要掂量掂量,這可是李唐皇室的買賣,觸動皇帝的利益,你家九族的後脖頸涼不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