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以前也走的近啊,青梅竹馬一塊長大的,關係好。
石頭雖然整天嘻嘻哈哈的,唯獨在小桃麵前,老實的如同他的名字一樣。
真是的,當初怎麼就給石頭起了這麼個名字。
老趙說什麼,賤名好養活什麼的。
初冬逐漸寒冷,向著寒冬前行。
自家自家夫人的小腹已經有明顯的隆起,不過寒冬時節,身上穿的衣裳裹地嚴實,從外表來看,也是看不出有什麼變化的。
到了年底,臘八節,按照以往的慣例,皇家冬獵。
李複就參加過一次,畢竟當初身份剛剛更正,需要露麵,再往後,李複就沒去摻和了,彎弓搭箭什麼的都不擅長,去摻和這事兒作甚?
倒是宮中的皇子,李承乾他們,能出宮,哪怕是騎馬射箭,外麵的空氣也都是自由的。
至少,李泰和李恪能從書山中暫時出來喘一口氣。
李承乾就更慘了,東宮的桌案上,堆放的已經不是書本,而是奏章了。
李複老老實實的在家陪媳婦,等到了年根的時候,再自行回長安。
長安城裡,老周將過年前要挨家送的年禮都準備好了。
如今涇陽郡王妃懷孕的消息,也用不著刻意隱瞞了,畢竟過年不回長安,總要有個理由。
有幾個月的身孕了,不宜來回顛簸,安心在莊子上養著。
王妃有喜的消息,霎時間如同一陣溫和的風,吹滿了長安的勳貴圈子。
至於為什麼說溫和,涇陽王府的大獨苗要有小獨苗了。
算是個重要消息。
但也隻是對於皇室來說是重要消息。
對於其他人家來說,不過尋常罷了。
朝中官員開始總結一年以來施政的得失,這兩天,李世民的兩儀殿的門檻都要被踩低許多。
長安城裡,金吾衛巡邏
臘月三十,李複入宮。
兩儀殿中,朝中的幾個重臣,湊在了一起。
“陛下,戶部統計,塞外回歸的人,加上投降的人,攏共有一百二十餘萬。”
“大唐的土地雖然多,可是好地人口稠密,生地人煙稀少。”
“回來的這一百二十多萬人,也隻能安排到生地去。”
李複老老實實的跪坐在一邊,聽著中書省的彙報。
一百二十萬人,當初邊境的百姓,到底是被擄走了多少。
還有災荒年,最開始朝廷發放關文,允許百姓出關,謀活路,在開國庫糧倉之前,又走了多少人........
不過現在能回來,都是好事。
李二鳳心心念念的人口問題,多了一百二十萬。
“春天要種穀,秋天要收獲,這些生地,與好地,沒法比啊。”
李世民一邊聽一邊撫須點頭。
“那,朝廷就免他們兩年的稅收,如何?”李世民問道:“他們的種子,都是向朝廷借的,這也著實是一筆負擔,隻能如此。”
“可行。”房玄齡認同。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