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整年,你做的,都很好。”
李世民硬邦邦的誇讚了一句。
但是在李承乾聽來。
能得到父親這樣一句話的讚譽,已經很好了。
“讀書,習武,處理朝政,包括在莊子上針對金吾衛所做的。”李世民回想著自己的兒子去年一整年的成績,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慈愛的笑容:“來年繼續保持,作為父親,我很高興看到你這樣優秀。”
“可若作為皇帝,朕希望你這個太子,能夠做到更好。”
“做孩子,你無須心憂任何事,可是做為太子,你的父親作為皇帝,咱們父子二人,肩膀擔的東西太多了。”
“兒子明白的。”李承乾目光堅定:“兒子,會一直站在父親的身邊。”
李世民笑了。
“好了,咱們也該出去了。”
李世民伸手拍了拍兒子的肩膀,父子兩人,一前一後的出了內殿。
李承乾今日心情很好,便是大朝會在殿中一坐半天,也不覺得枯燥了,反而更能冷靜下來,去看朝中群臣,去思索父親對自己的說的話。
朝廷裡,群臣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相互之間,情誼,利益,牽扯眾多。
就比如說禦史彈劾李靖,蕭瑀被罷官,看似風馬牛不相及。
實際上,蕭瑀與唐儉關係甚篤,為了唐儉,在朝中說話。
雖然如同父親所說,李靖的確是沒有遵軍法,違背了軍法,可是,在一場大勝仗麵前,這些小節,都不足道。
蕭瑀被罷相,就是因為和唐儉站在一起,對付李靖。
李世民不讓他上朝參政,就是給了禦史台的人一個警告,這件事,不要再鬨大了。
可是,禦史台的那些人見到蕭瑀被罷相之後,好像跳的更歡快了,年前又來給李世民添堵。
連魏征都在想方設法的為李靖說話。
草原上的這場勝仗,對大唐太重要了。
而且,借著這個機會,讓李靖著手進行軍隊的改革,更重要。
任誰都知道,最根本的問題,就不在李靖身上,隻是有些人看到李靖立下如此大功,開始擔心了。
蕭瑀雖然不參與朝政了,但是作為太子的老師,元日大朝會,他依舊要來參加,在聽到李世民下的敕令,給李靖加封,這頓飯,他吃的更是難以下咽了。
不過,好消息也有,唐儉做了戶部尚書。
去年的這場仗,大家各有功勞,朝廷,也不會虧待有功勞的功臣。
隻是唐儉跟李靖之間,沒法說,即便是兩人的職位都有了變動,該不對付還是不對付。
李複在宮宴上與朝中的幾位大臣熱絡的聊了一番。
眾人也都紛紛向李複道賀。
畢竟來年,涇陽王府可要添丁了。
“今日這裡的事情完事,明日就要回去,這麼匆忙嗎?”房玄齡問道。
“恩,就在長安待三天。”李複說道:“儘快回去,與我家夫人一起過年。”
二十九那天來的長安城,當天到了,就去了英國公府,次日入宮,初一這天參加大朝會,三天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