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績神色有些複雜的看著自家女婿。
女兒在這邊的日子,過的這麼瀟灑嗎?
“倒也不用,這麼.......”
“心情最重要了。”李複說道:“不管什麼時候,都是這樣的。”
“以前隻不過是她行動方便,也不用注意這麼多,現在身子重了,需要旁人為她多留意一些。”
提起自己的媳婦兒,李複臉上的笑容都溫柔了許多。
懷胎這麼久,有多麼的不容易,李複都是親眼看著的。
原先自家夫人多活潑,如今行動都笨拙了,都得適應。
“爹,我姐夫對我姐好,還不好嗎?你還說啥,你都不一定有我姐夫對我姐這麼好。”
“混賬東西。”李績一巴掌拍在了自家兒子的後腦勺上。
力道倒也不算重。
眼下就這一個兒子,可不能給打傻了。
“本來就是嘛。”李震小聲的嘟囔著。
姐夫不光對姐姐好,對自己也好啊。
雖然管教自己,但是也是希望自己將來能成才。
在長安城的時候,在家中住的時候,父親整日忙,也不知道在外麵忙什麼,鮮少管自己。
莊子上轉悠完了,李績期待著去王府兩衛的營地裡去看看。
李複也就上了馬車,帶著他們倆一起去了營地那邊。
過年的時候,李複給王府兩衛的所有兵士都放了假,家裡就在長安周圍的,都分批回家去過年,跟家裡人吃頓飯,聚一聚,甚至連回家要帶的東西,老趙也為他們準備下了,年前就運送到了營地裡,蘇定方讓人給他們發放下去了。
兵士們回家,手裡都提著肉,懷裡都揣著錢。
這年頭,誰家在外當兵的放假回家,營地裡能給他們置辦這些東西?
至於其他他們需要的,反正給多發錢了,讓他們回家自己置辦去。
如今軍營裡,依舊有輪休的兵士,所以訓練任務就取消了,畢竟要保證莊子上的巡邏,其他的事情,也停下了,物資儲備什麼的,在寒冬之前,就已經儲備完成,也用不著再上山砍柴什麼的。
來年開春,李複還打算安排他們上山種樹呢,不僅僅是山上,還有土坡上。
也不隻是王府兩衛要這麼做,莊子上的莊戶們,農忙後也要去種樹,沒有在規劃範圍內的荒地,山坡,全都要種樹。
不然照這個樣子下去,幾年之後,周圍連樹都要沒了。
這年頭又沒有那漫天飄絮的該死的速生楊,樹木從栽種到能夠砍伐,且得長著呢。
隻是靠著砍伐過後的樹木留下的樹根分叉生長出來的那些枝丫,是遠遠不夠的。
黃土高坡不是從一開始就是黃土高坡的。
關中人太多了,生火做飯,燒水取暖,在煤炭天然氣沒有開發出來之前,用的全是最原始的砍柴燒柴。
一個冬天下來,秋天收的秸稈堆的草垛都用完了,摟回來的樹葉子也燒完了,提前囤積下的樹枝木柴,也都消耗乾淨了。
所以一到了開春,就要忙碌起來了,不僅僅是種地,還有家中各種用度,都要重新積攢。
營地裡一眼望去,井然有序。
內行看門道,從一進營地大門,李績的神色就認真了起來。
從細節方麵去看營地的各處,心裡不由得讚歎,蘇定方治軍,真是一把好手,把他放在這莊子上,的確是大材小用了。
營地裡就算是邊邊角角臨時存放的雜物,都是整整齊齊的。
“訓練區域,這些都是大差不差的東西,去他們的生活區看看吧,營地當中與其他軍營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兵士們的生活區了。”李複笑道。
李績點頭,跟著自己女婿的步伐,往士兵的生活區走。
因為是莊子上的固定營地,跟書院一樣,也有專門的食堂。
食堂裡有還在收拾衛生的兵士,從爐灶上取了熱水,洗乾淨抹布,認真的擦著桌椅板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後廚的灶台,也是如此,用完了之後,都要收拾的乾乾淨淨。
衛生檢查不合格,直接發配去養豬。
營地裡的養豬場要是人太多了,那就直接送到隔壁村裡的養豬場,那裡的養豬場可大了,就算是把營地裡一半的人都送過去,也容納的下。
無非就是在那裡人多力量大罷了,反正都有活兒乾。
“這裡收拾的真乾淨,這些都是營地裡的士兵做的?”
“當然。”李複應聲:“他們吃飯的地方,他們不收拾讓誰收拾?專門請人來收拾?是讓他們當兵來了,還是當少爺來了?”
“這是紀律,軍隊紀律。”
“軍隊紀律不僅僅是平日訓練,巡邏,或者是以後上戰場打仗,更是體現在平日裡的方方麵麵,平日裡鬆懈,屬於自己生活範圍的事情做不好,那重要關頭的時候,能做好自己分內事的幾率,又能有多少呢?”
李績點頭。
“恩,古往今來,良將治軍,都是從嚴。”
但是沒有像王府兩衛軍營裡這麼嚴的。
那桌子,擦的漆麵都要反光了。
遠處的地板,還有人拿著抹布在地上仔細的擦抹,標準跟桌子一樣。
出了食堂,李複又帶著李績去了兵士的宿舍。
“宿舍都是蓋的屋子,以前剛來的時候是住帳篷的,既然是王府兩衛,常年駐紮,這裡就是固定兵營了,肯定是住宿舍更劃算,條件更好一些。”
“不過,一年四季,都會有一段時間,蘇將軍拉他們出去,帶上行軍物資,到林地裡,或者是山上,單獨訓練幾天。”李複解釋:“這樣,在野外的行軍,住宿安營紮寨,本事也不會落下。”
宿舍裡乾乾淨淨,一點異味兒都沒有。
李績甚至懷疑,這是當兵的住的宿舍嗎?
“這,是他們住的地方?”李績驚訝了:“這是一幫大老爺們住的地方?”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