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確,閻立德兩人再次聚集到了莊子上。
春天一到,他們今年的工作,也要正式開始了。
莊子上的田地中,隨處可見正在耕種的莊戶,忙活著地裡的事情。
招工的告示老趙早就貼在了村子裡的告示欄。
等各家忙活完了地裡的事情之後,就要上工地了。
又是新的掙錢的活兒,各家也都指望著今年多掙錢,繼續過個好年。
閻立德在莊子上的宅子已經建造完畢,就等著今年過來收拾布置了,春天一來,氣候也逐漸暖和起來,長安城外正是個踏青的好時候,長安城裡那些不事生產的達官貴人們,每年在這個季節,都喜歡帶上家中的人,出城來透透氣,散散心,到郊外來踏青。
有的是在城外的如同李複這樣,有屬於自家的莊子,到了城郊之後,到自家莊子上去走走看看,大多一天就能有個來回,鮮少在莊子上居住。
因為那些莊子上的條件,根本與涇陽縣的莊子比不了。
沒有投入,哪兒能享受到好處呢?
更多的是約上三五好友,帶上成群的奴仆,到離著長安城不遠的郊外去踏青,中午在野外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野餐一頓,下午就回家了。
趁著這股風潮,閻立德的夫人也帶上家中仆從,來到了莊子上,莊子上的房子已經蓋好了,正好過來住上兩日,雖然這邊他們家的宅子簡陋,可正是如此,才要過來收拾布置才是。
年前在作坊定製的許多家具,也趁著這回,一並運送過來,安置在宅子裡,至於剩下的,也不著急,慢慢拾掇,今年秋天之前,這邊宅子,指定能收拾完。
閻立德的夫人帶著奴仆到了莊子上,直接去了他們家的新宅子,將人和東西都暫且安置下後,就帶上禮物,來李複家中拜訪了。
涇陽王妃有孕在身,如今不方便出門走動,自然是得她主動上門來登門拜訪。
是否方便接待是人家的選擇,但是作為外來莊子上的人,到了這邊,主動上門,這是禮數,不可廢。
這天,閻立德的夫人帶上了兩名侍女,乘坐馬車來到了涇陽王的宅邸。
拜訪的名帖是前天送到這邊的,回帖是昨天到她手上的,這不,今日就過來了。
宅子的門房早就知道今日有客人登門拜訪,因此也是在門口積極等候,閻少匠的夫人的馬車一到,便著人到宅子裡通稟了。
很快,趙管家便到了門口迎接。
閻立德的夫人從馬車上下來,趙管家上前見禮。
“見過閻夫人。”老趙拱手行禮:“我們夫人已經在內宅中等候閻夫人到來了,裡麵請。”
閻夫人微微頷首,輕聲道謝。
“有勞趙管家引路了。”
說罷,示意身邊的侍女將帶來的禮物帖子交給了老趙。
仆從開始從馬車上往下搬運禮物,老趙趕忙讓門房過來,雙方做個交接。
雖然這宅子是閻立德督建的,但是閻夫人來這裡,卻是頭一遭。
隨著管家老趙進入宅子後,閻夫人便一邊走一邊打量這宅子裡的風景和布置。
畢竟自家新宅子也要著手布置了,有些好的地方,多少可以參考一二,雖然規製上比不得涇陽王殿下的家中,可是一些討人喜歡的小細節,倒是可以模仿一二。
到了後宅內院,偏廳裡,李韶已經在廳中等候。
見到閻夫人進來,也連忙讓翠竹扶她起身。
閻夫人見狀,趕忙上前行禮。
“閻夫人無須多禮,咱們坐下說話吧。”李韶臉上掛著得體的笑容:“我這身子,月份越來越大,也是越來越不方便了。”
閻夫人點頭,連連應聲,也讓李韶莫要多動。
李韶提起了閻家在莊子上修的新宅子的事。
“聽說去年一年,宅子就已經蓋好了,隻是未曾裝飾,你們兩口子如今都在莊子上,以前閻少匠在莊子上乾活,不是住在老宅子裡,就是在工地上湊合,如今,倒是有個住處了,隻是我擔心,那宅子畢竟是還沒有布置完畢,住在那裡可方便?不然,還是到這邊來住吧。”
“這邊新宅子,地方大,也寬敞,院落也多,住你們一家,也是完全足夠的。”
“住在這裡,也無須介懷什麼,薑少匠在莊子上,就暫住在這裡呢。”
閻夫人聞言,連忙道謝。
“多謝王妃關懷,那宅子雖然還沒有布置妥當,但是單獨先收拾一個院落,足夠我們夫婦二人容身,如今到這莊子上來,就是為了布置那宅子來的,外子在莊子上忙正經事,內宅之中的事情,不應當由他再來操心,就隻能我來收拾了。”閻夫人笑道:“不過,東西都提前打好了,收拾起來也快,往後,在這邊莊子上,也算是有個落腳的地方了。”
“雖然殿下和王妃能留外子在宅子裡居住,可是時候長了,不能總是麻煩殿下和王妃。”
李韶笑道:“閻夫人這話就見外了,閻少匠在莊子上,也是幫了懷仁大忙了,要不是他和薑少匠在莊子上忙活著,莊子上也不會有今日如此繁榮不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能幫得上忙,也是我們的榮幸了。”閻夫人笑著回應。
閻立德和薑確在莊子上幫著涇陽王做事,對於三家來說,也是互利互惠。
不然在長安城,守著匠作監,哪兒有這麼多機會在朝廷諸多官員當中出頭?
而莊子上的一係列工程,這兩年,可是讓閻家和薑家,出了不少風頭。
雖然官職依舊是匠作監少匠,但是能夠入了陛下的眼,能夠有這種正經事可以做,就足夠了。
這兩年過年的時候,長安城閻家的宅邸,明顯來拜訪的人比前些年更多了。
不少人都是想要跟在自家夫君手底下,討一份差事來的。
尤其是這次在莊子上給太上皇修行宮。
竇家的竇奉節能參與進去,杜家的杜構也參與進去,這明擺著,就是給年輕人機會了。
這樣的機會,可不多見啊。
主持修建行宮的,自家夫君和薑確少匠,都是這方麵的佼佼者,有他們兩人帶領,在他們兩人手底下做事,不會太難,也不會太麻煩,無非就是做事勤快些,辛苦一些,行宮修好,資曆就有了。
這種好事,誰不想摻和一二?
但是這種事情,他們家老閻說的不算,再怎麼著,人選問題,要過涇陽王殿下這裡。
頂多實在是有人情推搡不過去,拿著這個將借口,先推諉著,若是來找門路的人當中,的確是有可用之才,也就由自家夫君去跟涇陽王殿下提了。
為太上皇修行宮不算小事,而且據說今年莊子上要做的事情不少,正是用人之際。
在這邊莊子上辦差,就算是沒有官身,隻要乾活得當,涇陽王殿下給的賞賜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