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抱在懷裡,很神奇的感覺。
李複突然明白了,血脈相連這種滋味兒。
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溫暖與感動。那小小的身體軟軟的,連抱的時候都不敢用力。
懷中的嬰孩仿佛一團溫暖的火焰,霎時間就融化了李複心裡所有的緊張焦慮。
低著頭,想要從這皺巴巴的孩子的臉上尋找與自己和夫人相像的地方。........
孩子太小了,找不出來。
躺在床上的李韶笑問道:“當初夫君說,想讓孩子的長輩給孩子取個名字,如今生下來了,是個男孩,夫君可有派人去宮中報信?”
“石頭已經出發了。”李複笑著應聲。
當初兩口子坐在一塊,給孩子商議名字的時候就說過,說等孩子生出來,讓太上皇幫著給取個名字。
太上皇對他的到來,期盼程度一點都不比小兩口少多少。
李韶點點頭,眼中帶著幾分期待:“太上皇一直盼著這孩子呢,不知道他會給孩子取個什麼名字。”
李複輕輕晃了晃懷中的孩子,笑道:“不管取什麼名字,都是太上皇的一片心意。咱們的孩子,一定會平安順遂,福澤綿長。”
屋內其樂融融,一片溫馨。
外頭宅子裡,老趙和賬房的人忙著給眾人發喜錢。
小郎君降生了,喜事,大喜事!!
老趙臉上樂開了花,嘴角都要咧到後耳根了。
自家郎君有後,他也是打心眼兒裡覺得高興。
他跟在李複身邊多年,早就把李複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如今看到李複有了後,他心裡比誰都開心。
“都排好隊伍來領喜錢,我告訴你們,這幾天,宅子裡,大家夥都警醒著點,高興點,小郎君降生,這可是天大的喜事。”
“哈哈哈,趙管家放心,我們大家夥,也都為郎君高興,為郎君夫人還有小郎君祈福呢。”
“是啊,咱們宅子裡,有小主君了!”
仆婦們接過喜錢,紛紛道謝,口中吉祥話也是不停。
“恭喜郎君,恭喜夫人!小郎君一定會平安健康,長命百歲!”
老趙高興地點頭。
對,就是要這樣,祝福的話要說出來,這樣才有福氣。
“趙管家,今日是不是得讓廚房多準備點好酒好菜的,宅子裡,也要慶祝一下?”賬房的人詢問道。
老趙臉上帶笑,豪邁揮手。
“這是自然,郎君夫人還有小郎君給的賞賜裡,有!”
“來人,趕緊通知廚房準備準備,今日宅子裡,大家夥兒,都加餐!好好熱鬨熱鬨!”
很快,宅子裡繼續忙碌了起來,廚房之中炊煙嫋嫋,廚子們準備著酒菜。
就算是不對外開席,自家宅子裡,也要先熱鬨一番。
外麵的動靜李複和李韶也知道,也由著家裡的人折騰去。
昨天一整晚,自家夫人遭罪了。
宅子裡的所有人,也都沒睡覺,都等著吩咐,候著領差事呢。
李複垂首,看向懷中的孩子。
“小家夥,你這一出生,大家夥都很高興啊。”
旁邊有婆子上前,輕聲說道:“郎君,將小郎君給奴來抱一會兒吧,一會兒孩子餓了,要喂奶了。”
“好。”李複點頭應聲。
“夫君且去忙活忙活宅子裡的事情吧,這裡,有母親陪著我。”李韶叮囑著。
“是啊,韶兒折騰了一宿,她也要好好休息休息才行,廚房那邊一會兒送湯羹過來。”英國公夫人也應和著。
“行,那我就先先去找老趙安排一些事情,晚點我再過來看你。”李複目光溫柔的看著自己的夫人。
李韶輕輕點頭。
宮中,石頭輕車熟路的先是奔著大安宮去了。
最近這兩天,李淵一直都記掛著這件事,時時刻刻叮囑宮中的人,一旦涇陽縣那邊有什麼動靜傳到宮中來,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他。
因此,石頭在進宮的時候,大安宮的人看到涇陽王府的令牌,絲毫不敢懈怠,一路狂奔就奔著大殿來了。
“啟稟陛下,涇陽縣來人了,是涇陽王身邊的護衛。”
“哦?人到哪兒了?”李淵眼神一亮,麵色隱隱約約帶著幾分興奮。
“馬上就來了。”內侍平複著自己基礎的呼吸,儘量語氣平穩的回話。
“好,好。”李淵連連點頭:“去殿外候著,人一到,立馬領進來。”
“是。”內侍應聲。
石頭入大安宮後,一路疾行穿過宮中的長廊,來到大安宮李淵所在的宮殿內。
殿外候著的內侍見到石頭,還不等石頭遞牌子開口說話,就領著石頭往殿中去。
“太上皇.......”石頭剛要說什麼。
“石頭護衛,太上皇吩咐咱在殿外候著,就等著涇陽王府派人來報喜了。”
石頭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太上皇心裡一直記掛著呢。
石頭進殿,見到李淵,拱手躬身行禮。
“臣拜見陛下。”
李淵揮了揮手,示意他免禮,迫不及待的詢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是莊子上有好消息了?”
石頭點頭,臉上帶著喜色,恭敬地回道:“回陛下的話,夫人昨夜順利生產,今日天剛剛亮,順利生下了一位小郎君!母子平安!”
李淵一聽,頓時喜上眉梢,連連點頭,朗聲大笑。
“好,好!太好了!哈哈哈哈哈,好啊!懷仁那小子,終於當爹了!”
他站起身來,在殿中來回踱步,臉上滿是欣慰的笑容。片刻後,他停下腳步,望向石頭。
“孩子的名字呢?”
石頭拱手說道:“郎君和夫人都說,陛下您對這孩子的降生的期盼,不比他們二人少,郎君他除了您,沒有親近的長輩了,說是孩子的名字,要請您這位長輩來取。”
李淵一聽,再次笑起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隙,滿麵紅光的模樣。
李淵在殿中來回踱步,思來想去,從自己想了許久的幾個字當中,挑選一個。
若說按照出生的時辰,當取一個旭字。
如同朝陽一般,照亮未來。
不不不,不妥,旭字五行屬木,這孩子生辰八字,五行不缺木。
李淵又深思熟慮的一番,在“安”和“睿”兩字之間搖擺。
最終選定了“睿”字,作為侄孫的名字。
按照輩分,這孩子的這一輩,當屬承字輩。
但是當“承睿”二字浮現心中的時候,李淵默默歎息一聲。
不可,不可啊。
大郎家曾有六子,四郎家有五子,都是“承字輩”.......
這一輩的小輩,還是忘了承字輩的好。
如今高明是太子,將來,也要做陛下。
如今沒有“避儲君諱”的說法,可是將來不還是得“避帝諱”嗎?
等到將來高明做了皇帝,“承字輩”更是成了禮儀上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