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承乾要帶那五百千牛衛的事,李世民是讚同的,就當是給孩子練練手了。
曾經他在像承乾這般年紀的時候,早就接觸了兵事。
“二哥,臣弟聽說過這件事了。”李複思索著:“哪個,就是,承乾他,選的那個地方,您看........”
李世民見李複說話吞吞吐吐的,自然也明白他在想什麼。
“擔心什麼,他是兒子,朕是老子。”李世民豪邁一揮手:“承乾?他還早著呢。”
“是是。”李複連連應聲:“既然您不介意,那就沒什麼了,主要也是臣弟擔心,朝中的朝臣,會有什麼說法。”
在李承乾的事情上,李複還是想要李世民時時刻刻記得玄武門的故事不要再重新發生。
不要讓大唐的皇位,每一次的更迭,都伴隨著宮變奪權。
不要將玄武門變成一個鬥獸場。
幾個人扔進去,活著出來的,登上皇位。
“朕知道你在擔心什麼。”李世民目光堅定:“承乾不是朕,青雀,更不會是朕。”
李複無奈搖頭。
承乾是不是他,青雀是不是他,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往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李世民會不會是下一個李淵。
當年的事情,李建成是錯的?還是李世民是錯的?
又或者是,李淵的錯。
李世民很自信,但是自信太過,認為兒女的未來也一切都在他的掌控與安排之中。
想要將李泰作為李承乾的磨刀石。
但是,這塊磨刀石的分量太重了,或者是,他給予這塊磨刀石的分量,太重了,硬生生的將一柄好刀,磨斷了。
子不類父,父厭之,子若類父,父疑之。
李承乾一直到造反不成,跪在李世民麵前,李世民才會發現,這個兒子,是有多麼的像他。
而李世民有一句話說對了。
李承乾,不是李世民。
而如今,李複頻繁的提起李承乾,也隻是為了讓李世民心裡有個底,不要到時候聽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
相信外人也不相信自己的兒子。
太子這個位置,要麵臨的明槍暗箭,太多了。
雖然李世民做過太子,但是他做太子的時候,已經跟做皇帝沒有什麼兩樣了。
李複拱手對著李世民行禮。
“彆的臣弟不懂,但是臣弟知道,承乾性情純孝,但是在東宮這個處境上,不管做什麼,都有百官百僚盯著,自陛下廣開言路以來,言官風聞奏事已成常態,聽多了,難免會有蒙蔽偏頗,臣弟隻希望,二哥日後若是聽到言官關於承乾的上奏,務必慎重。”
“天家君臣父子,臣弟懂的不多,臣弟隻知道,承乾是您的兒子,是臣弟的侄兒。”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