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侍郎,朝廷重臣,的確是在家族中有地位,算是說話有分量的人了。”李承乾說道:“阿耶很看好他,要人品有人品,要能力有能力,要文采有文采,將來不出意外,是要做宰相的。”
“世家之中,也並非鐵桶一塊啊。”李複笑了笑。
“是啊。”李承乾應聲:“所以說,崔仁師這樣的人,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叔侄兩人相視一笑。
至於後續如何讓崔家割讓什麼東西,就看李二鳳了。
希望李二鳳能夠爭氣一些,大氣一些,彆談起條件來,畏畏縮縮,一股小家子氣。
要大膽想,大膽開口才行。
崔仁師回到客棧之中,卻是又見到了自家人。
隻不過,這次來的,不是今天早上離開的。
今天早上離開的,既然太子殿下和涇陽王殿下特意提起了,應該是,平安回到了長安城,將自己的話,傳到了五郎那裡了吧?
房間裡,仆從恭恭敬敬的跪在了崔仁師的麵前。
"三郎君,五郎君說此事關乎崔氏百年基業,請您務必周旋。"跪在地上的灰衣仆人壓低聲音,額頭緊貼著木板地麵。
崔仁師歎息一聲。
“我知道了,回去告訴五郎,此番,崔家可能要割肉了,不要心疼那些沒必要的東西,家族還在,人還在,這就是最好的。”
“不然,人沒了,家族遭難,一切不過是空中樓閣。”
“是。”灰衣仆從恭敬應聲。
送走了灰衣仆從,崔仁師收拾妥當,與孫伏伽道彆之後就匆忙趕往翠微宮。
在查出其他事情之前來,去見陛下。
如今,主動權已然不在自己手裡了。
甚至,就從來沒有在自己這些人手中過。
莊子上的這一場算計,屬實精妙,也利用了長安城到莊子上的這段距離。
將他們派遣過來的人,算計的死死的。
暮鼓聲中,崔仁師跪在含風殿內,躬身低頭,一副認罪模樣。
案後的李世民正在批閱奏章,朱筆劃過紙麵的沙沙聲像鈍刀磨著他的神經。
"崔卿。"皇帝突然開口,"朕記得你是武德初年中舉,武德五年,陳叔達推薦你,回到長安後,任史官?"
"回陛下,正是。"崔仁師應聲。
“史官啊。”李世民長長呼出一口氣:“史官。”
崔仁師麵帶慚愧。
是啊,史官。
史官雖然權力不大,地位不算高,但是能夠擔任史官的文人,品行勢必要端正,史家秉筆直書,不為帝王歌頌,隻為蒼生說話。
如今崔家做出來的事情,令崔仁師自己也汗顏。
陛下這是在點自己......
“書院招生考試,現場人多混亂,借此機會,鬨事,刺殺儲君.......若非王府兩衛皆是訓練日久的精銳之士,恐怕,這事兒,還真是讓你們辦成了。”
“崔卿,你既做過史官,你覺得,當日的事,該如何記載?”
李世民步步緊逼。
崔仁師再次行禮:"臣有罪!臣管教族人不嚴..."
“陛下,臣.......”
崔仁師啞口無言。
陛下,不接自己的話茬。
還是在刺殺儲君這四個字上做文章。
"刺殺儲君,按律當誅九族!"李世民的聲音震得梁上灰塵簌簌落下。
“崔氏家教不嚴,出此狂徒,實乃臣之過。臣願辭去刑部侍郎一職,以贖罪愆。”
“辭官?”李世民眯著眼睛看著崔仁師。
“崔卿,這是想逃?”
“臣不敢。”崔仁師戰戰兢兢應聲。
李世民嗬嗬一笑,轉而換了話題。
"武德初年,那年製舉,寒門士子占了三成。"李世民緩緩說道,放下朱筆,目光如電。
“哪怕是如今朝廷的科舉,寒門士子,又占據了多少?”
李世民反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區區一個書院,這就讓你們坐不住了?”
“還是說,讓你們坐不住的原因,是其他,而不在書院?”
“崔卿,樁樁件件,朕給過多少次機會了?但是,還是有人盯著不放,你說,到底要如何做,朕才能少去煩憂這些事情,長安周圍,就能太平呢?”
崔仁師叩首。
“臣,愚鈍。”
李世民搖了搖頭。
“不,你並非愚鈍,你是一葉障目,你家族之中的事情若是你理不明白,朕可以準你休沐,讓你回去好好理一理,等理清楚了,再說。”
“若是覺得你自己一個人理不清楚,那麼,長安城在朝為官的崔家人,有一個算一個,你們一起去商量,去琢磨,什麼時候把家裡的事情處理完了,處理乾淨了,再來找朕回話。”
“陛下!”崔仁師目光駭然。
這.......
“怎麼,朕的這個提議,不好嗎?”
崔仁師心裡拔涼拔涼的。
這下,崔家不僅僅是要割肉這麼簡單了。
涇陽縣,宅子,書房。
“都貞觀年了,還搞什麼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時代在進步啊。”李複感慨:“借著這句話,讓多少士族,肆無忌憚。”
李複坐在書桌後麵,手肘撐在桌麵上,手掌支撐著自己的下巴。
李承乾倒是淡然。
“崔家,這次可要好好琢磨琢磨,站在什麼地方,而阿耶跟其他士族之間,還需要一座橋梁。”
“崔家,就是個很好的對象嘛。”
“做阿耶讓他們做的事情,順帶著,將他們盤踞的利益,讓出一部分。”
“朝廷的一些政令的推行,難啊,正是因為他們這些人,帶頭抵抗,擰在一起,才讓舅舅舉步維艱。”
“那這次他們會因為這件事,少去給你舅舅使絆子?”李複好奇問道。
他發現,自己的大侄子,好像.......
他爹在他這個歲數的時候,還沒有到這個地步吧?到了嗎?
“至少有這個把柄在,情況會好很多。”李承乾說道:“王叔還不知道吧,崔仁師,他以前是史官來著。”
“這件事要被史官記錄,崔家刺殺太子儲君,那博陵崔氏的名聲,跟司馬家,有的一比了。”
“嘶~~”李複倒吸一口涼氣。
他還真沒往這方麵去想。
跟司馬家比上了。
司馬家當街弑君,可是讓司馬這一個姓氏,直接成了.......
“所以說,最終這件案子,結果不會是刺殺太子,想要其他的定論,他們就要付出代價嘛。”李承乾笑了笑:“等價交換。”
喜歡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請大家收藏:()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