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複站在原地,看著殿內孩子們期盼的眼神,還有李二鳳麵帶微笑的表情。
眼皮跳了,咋整。
不管,必然是左眼跳財,右眼跳是大腦操控眼輪匝肌和麵目神經。
“這麼著急忙慌的召臣弟來長安,甚至都不等明天,就是為了,故事?”李複問道。
“不然呢?”李世民笑了笑:“讓你入朝參政,你又不來,就一心在莊子上陪老婆孩子。”
“說起來,我還真沒見過似你這般,年紀輕輕,竟然對朝堂誌向絲毫不感興趣。”
李複連連擺手。
“早就說了,那就不是我能乾的活兒,我頂多有點小聰明,大智慧上,比不上朝堂諸公。”
李世民卻是搖頭。
“你啊,太謙虛了。”
“不不不,二哥,臣弟可不是謙虛,咱們回想一下,很多事情,實際上都是臣弟提出一個想法,提一提自己的意見,可是最後去做這件事,完善這件事的,還是朝堂上的公卿和地方上的官員們。”
“一些好的東西,要吸納,一些不合適的東西,要剔除掉,而並非是臣弟說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適合按部就班的做。”
李複也就隻能給個大方向,細節方麵,他把控不了,還得是朝堂上的官員。
要說跟朝堂上的官員比,說實話,比不了。
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朝堂上的這些公卿,他們是組成巨人的骨血經絡,是巨人。
李世民無奈。
“每次跟你說這個,你都是這一套說辭,都不會換一換嗎?”
“臣弟說的是事實。”李複眯著眼睛笑容滿麵。
“事實?那故事呢?”李世民笑問道。
李複笑不出來了。
“那肯定不是現實了,故事嘛。”
李複趕緊解釋。
“所謂故事,無非就是胡編亂造,讓人覺得有趣,情節若是有些跌宕起伏,也能引人入勝。”
“王叔,那你趕緊給我們講講後續吧。”李麗質眼神亮閃閃的,緊緊盯著李複,生怕眼前的王叔下一刻就跑了。
“是啊王叔,我想這個故事的後續,都想好久了。”李泰也附和著。
“孩子們都等不及了,懷仁,你就開始吧,有吃有喝,還有什麼需要,我讓王德去準備。”李世民也一撩衣擺,坐在了孩子們中間。
李複在心裡不知道已經翻了多少次的白眼了。
好一個李二。
“好好好,講故事。”
李複也坐了下來。
“咱們就接著上回的故事說,唐僧得了錦斕袈裟和九環錫杖,便帶著唐王送給他的衛隊,前往西天拜佛求經.......”
\"那唐僧離了長安,行至雙叉嶺,忽聽得一聲虎嘯——\"他故意壓低嗓音,驚得李麗質往李恪身後縮了縮,\"隻見一隻吊睛白額大蟲攔在當途!\"
.........
李複繪聲繪色的為孩子們講著故事,而李世民聽著,這也隻是個普通的和尚在路上遇到危險,解決危險的故事。
怎麼先前......
再想起大興善寺的事情,李世民覺得,唐僧取經路上遇到的這點事,也並沒有多大意思。
\"五百年前大鬨天宮的齊天大聖,終於等來了他的師父!\"李複聲若洪鐘,模仿著猴王的語調:\""師父!你怎麼才來?老孫等你等得花兒都謝了”
孩子們笑得前仰後合。
一更末,故事正說到觀音贈緊箍咒。
李複突然收聲,端起茶盞慢飲。
“天色不早了,孩子們,該睡覺了吧?”
李複說著,也看向了李二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