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李複留在了英國公府用飯,翁婿兩人也喝了幾杯。
下午李複就回到了自己的府中。
而英國公府中,李績和自家夫人,坐在了書房裡。
自家女婿送的那一尊玉佛,擺在了書房的桌案上,李績看著這尊玉佛,眉宇間帶著幾分淡淡的憂愁。
“來人。”李績對著書房外喚了一聲。
立馬有小廝躬著身子進了書房。
“去賬房,讓他們把今年來咱們府上與寺廟有往來的禮單都找出來,連同賬冊,一同送過來。”
“是。”小廝應聲。
“夫君,這是.......”英國公夫人眸光中閃過幾分訝異。
“夫人,懷仁說的話,得往心裡去啊。”李績說道:“咱們府上,庫房裡那些開過光的物件,理一理,都處理了吧。”
“夫人要禮佛,自家佛堂裡供著就是了。”
“長安城的寺廟,往後,可不能去了,至少,在事情明朗之前,斷然是不能去了。”李績說道:“也就是懷仁是咱女婿,能給咱透個話。”
“不過,這話,咱們可不能透出去,明麵上,誰家若是再邀你一同去拜佛,你就找個借口回了就是了,與你關係好的,明裡暗裡的,提個一兩句話,也就夠了。”
英國公夫人認真點頭。
也是。
佛田增多,可是寺廟卻不納稅。
陛下既然知道了,又怎麼會放著不管。
想想貞觀三年底到四年初,打草原的時候,朝廷錢糧吃緊,自己這幫人帶兵在草原上,也是儘可能的速戰速決。
因為拖不起。
一旦拖下來,恐怕就不會是今天這般局麵了。
朝廷國庫窮的要死。
但是寺廟這麼多土地卻不納稅。
陛下還不得紅了眼?
“夫人,家裡的莊子田產,也要重新盤點一番,正好,地裡的莊稼已經收了,就借著這個借口,來操辦這些事吧。”
“不然被人道聽途說了去,還讓人覺得咱們國公府出了什麼事呢。”
“好,我知道了,我這就著手處理此事。”英國公夫人應聲。
“那懷仁說的,讓咱們去莊子上.......”
“去,當然要去,我走不開,隻能是你去,正好借著這個出門的機會,你也帶著人到咱們的莊子上去轉轉看看,這是給咱們找了個好借口啊。”李績笑道。
對於這個女婿,雖然一開始看不慣,但是,人家做事,是真沒的說。
“主君,賬冊都在這兒了。”小廝捧著幾本冊子進來。
“恩,放下,你先下去吧。”李績吩咐:“沒有我的準許,書房院子裡,就不要留人候著了。”
“是。”小廝應聲。
等到小廝離開後,兩口子坐在書房裡對賬冊。
英國公府往寺廟裡送的錢糧絹布並不算多。
大多都是李績在外打仗的時候,英國公府去寺廟上香求平安的,順帶著給寺廟捐贈一些錢糧布匹。
至於田產嘛,倒是沒給過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