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謀杜斷,這不就是三省內兩省的職責嗎?
一個提建議,一個給出處理意見,最後送到皇帝跟前,讓皇帝來決斷。
李複的手扶著自己的額頭。
這封奏章,著人送給房玄齡,房玄齡看過之後,知道這是件大事,會找杜如晦商議的,兩人一合計,這事能行,最後,帶著奏章去找李二鳳。
李承乾說的對啊!
李複的眼中帶著幾分激動和讚賞,看著李承乾。
“你說的對。”
“好,好啊,你小子,真是越來越優秀了,考慮的也周全。”
“朝廷官員職責的運轉,也是被你摸明白了。”
李複臉上的笑意不減。
李承乾,多優秀的一個少年。
李二鳳你有這樣的兒子,就偷著樂吧。
“妙,太妙了。”
李複在書房裡緩緩踱步。
好一招投石問路啊。
李承乾抿嘴笑了。
被自家王叔這麼誇,還有點不好意思呢。
"中書省接奏章如同過篩,房相都會一一看過,不過,從涇陽縣過去的奏折,直接送到房相手中,他應該會重視起來,看過之後,也不會經由他人之手,必會親自去找杜相..."李承乾笑道:“如此一來.......”
叔侄兩人相視,會心一笑。
“將來如果蘇將軍前往廣州,要在廣州設立船廠,工部那邊,或許也能幫上忙。”李承乾說道:“我記得工部的工匠名單當中,有一個叫安阿醜的,家中代代都是手藝人,其祖父,是隋朝龍舟的監工。”
“當初留意他,也是因為他的名字,再就是因為隋朝的龍舟.......”
“這個人造船,極其善用榫卯結構,用在船上,船板接縫,滴水不漏。”
李承乾緩緩說著。
“當年他們這一批工匠都在洛陽,王世充占據了洛陽之後,修繕宮殿,也是他們這幫人,後來阿耶拿下了洛陽,也沒有為難他們,畢竟工匠並沒有什麼罪過,都是一幫乾活的苦命人,而且,後續朝廷的事情多著呢,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用到,因此,那批人就被帶到了長安,現如今,都歸工部管著。”
聽到李承乾說這些,李複倒是驚訝了一瞬。
“你還對工部的工匠有過研究?”
李承乾點點頭。
“從莊子上回去之後才開始看這些的,因為在這邊待了好幾次,見識到了不少東西,總結下來,都是跟工匠有關係,比如第一次來這邊的時候,和青雀看到的河邊的水車。”
“再就是修書院啊,修行宮啊,軍營裡的一些器械啊,地裡用的曲轅犁。”
“仔細想想,是這麼回事吧?”李承乾笑道。
李複對著李承乾豎起了大拇指。
這孩子,是會總結的。
當年自己在朝堂上嚷嚷什麼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到底是沒有白嚷嚷。
至少太子聽進去了。
“所以,夏天回到宮中之後,那段時間沒有那麼忙,我就調了工部工匠的考功錄來看。”
“月俸不算高,但是在長安城中,足以養家,之前渠署征調工匠時,表現十分優異。”李承乾說道:“隻是現如今工部暫時沒有合適的位置,不然,總要給他升一升的。”
“如果說他要跟著蘇定方將軍去廣州,協助蘇定方將水師的事情做好,那就是大功一件,回來,就能破格錄為官身。”
“等蘇將軍出發之前,倒是可以給他透個風聲,要讓人乾活,總要讓人家一抬眼就能看到乾活的好處才是。”李承乾的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