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複聽到李承乾這般說,思索良久。
“我想,宮中一定留存有以前的一些資料,關於水師的。”
前兩年去登州的時候,與蘇定方聊過這個問題。
前隋的工匠還在,他們的手藝也還在。
若是能夠整合圖紙,搜集資料,改良船隻的事情,就能夠順利推行。
如今,李二鳳已經明確表態支持李承乾的這封奏章了,那不管是工匠,還是宮中又或者是工部留存的資料,隻要是李承乾需要的,都能夠拿到手。
“如此的話,那我就需要趕緊回宮了。”李承乾說道:“如果明年就開始行動起來的話,提早做準備,總是對的,有備無患。”
“等到前往廣州的時候,準備的越是充足,能夠應對的事情就越多。”
李複微微頷首。
“如此的確是早些回宮沒錯。”李複坐在椅子上,指尖輕叩案麵:“前隋留下的圖紙,還有精銳的工匠,你回去了,才能調用。”
“當年前隋征高句麗的時候,曾經訓練過水師,你回到宮中後,可以了解一下這些人,往後,都能用的上。”
李複之所以知道這麼多,都是從蘇定方那裡聽來的。
當年蘇定方在外走南闖北的,知道的事情可不少。
李承乾認真記下。
暮色漸沉時,立政殿的鎏金宮燈次第亮起。
下午的時候,兩儀殿的內侍便過來傳話說陛下今晚要在立政殿用膳,讓立政殿這邊早做準備。
殿中,長孫皇後正俯身調整著案幾上的青瓷花瓶,指尖將一枝紅梅輕輕撥正。
說是紅梅,但是梅花已落,隻有幾枝殘枝,長孫皇後也沒舍得扔。
李二鳳信中說阿娘想兒子了,倒也不是瞎話。
孩子在外頭,做母親的總會念著的。
哪怕知道就在莊子上住幾日。
平日裡在東宮住著的時候,天天都能見到,這冷不丁的一下子,好幾天不見,是會想念的。
李世民樂嗬嗬地從兩儀殿帶著人挪到了立政殿。
殿外傳來熟悉的腳步聲,長孫皇後唇角不自覺揚起,卻故意不去張望。
殿門"吱呀"一聲開啟,帶進一縷寒氣。李世民大步流星地走進來,腰間玉佩叮咚作響。
殿門關上,李世民見皇後故意不看自己,也不做迎接狀,反而依舊在擺弄瓶子裡的枯枝,臉上還帶著溫和的笑意。
李世民的臉上也帶了笑意,眸光中染著溫柔。
他的觀音婢,以前也是這等俏皮的性子。
"觀音婢,朕今日可是帶了好消息來。"李世民出聲,妄圖吸引長孫皇後的注意力,他手裡晃著一卷奏章,在宮燈下泛著柔和的絹光。
長孫皇後這才轉身,眉眼彎成新月。
“二郎這般高興,讓妾身猜一猜,可是見過朝集使之後,他們為你帶來了什麼好消息?”
她接過宮女遞來的熱帕子,走到李世民麵前,自然而然地替皇帝擦了擦手。
"比勝仗更妙。"
李世民拉著長孫皇後來到了榻邊,坐了下來,宮女奉上了溫茶。
李世民順手拿起,喝了口茶。
"咱們高明啊,給朕出了個利在千秋的好主意。"
“你看看這個。”
李世民似是炫耀一般,將自家兒子的奏章遞給了長孫皇後。
上揚的嘴角,怎麼都壓不下來。
"若能成,江南那邊,糧食產量會大大的提高,糧食產的多,價錢就穩定,說不定還能降一降,如此,百姓就吃得上飯,而且,朝廷的稅收,也能多一些。"
說到稅收,糧食,李世民又忍不住感慨。
年前收拾不法的佛寺,清查佛田,國庫的收入就多了一大筆。
可不能小看了這些佛寺,清查完了,進入國庫的錢糧,可不是個小數目。
富裕了,這回可是真是富裕了。
而且,將來大唐還會越來越富裕。
李世民的一雙眼睛明亮得嚇人。
長孫皇後眸光微動,迅速地瀏覽過了奏章。
看過奏章之後,長孫皇後明白為何皇帝會這般高興了。
稻種!
關乎百姓生計的東西,而且,借此開始正式開啟搭建水師。
這兩樣,不管是哪一樣,都很重要。
稻種管著吃飯,而水師.......能夠保證大家夥兒都安穩的吃飯。
“高明心係黎民,這是好事。”長孫皇後笑道:“隻是說實話,妾身覺得,這奏章上的事情,不像是高明能夠想到的,高明長這麼大,一直都是在長安,以及長安附近。”
“他又怎麼會知道,林邑有占城稻。”
“妾身覺得,這件事啊,與懷仁可脫不開關係。”
李世民聞言,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撫掌。
“我也是這般猜測的。”
“不過,這奏章上,可沒有出現懷仁的名字,你猜這是為何?”
長孫皇後低頭沉吟,旋即抬起頭來,看向李世民。
“懷仁出的點子,讓承乾總領來施行,奏章上還有王府屬官的名字,加上房玄齡和杜如晦兩人家中的孩子,懷仁這是要考驗高明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世民認同點頭。
“我也是覺得,這是懷仁給高明布置的課業。”
“說來有趣,先前懷仁讓高明去留意佛寺佛教的事情,便是他這個太子少傅給學生布置的課業。”
“結果卻是被我插手了........”
長孫皇後笑了笑,不置可否。
李世民忽然傾身向前,"觀音婢,你說...若讓高明總領此事..."
這事兒,也很重要啊。
甚至比佛寺的事情,更重要。
李世民心裡又癢癢了。
但是,臉皮再厚,也不能當爹的再去搶兒子的功課做吧?
"陛下不是早有決斷麼?"長孫皇後見到李世民這般模樣,就知道他心裡想什麼了,不過,還是要用話把他給架起來。
知道二郎你有能耐,精力旺盛,很多事情都能處理得過來。
但是孩子也需要成長,你總想著把事情攬到自己身上,去乾預孩子做事情,那你還指望能讓孩子成長到什麼地步?
長孫皇後看向李世民,眼波溫柔似水。
“當年您帶兵打仗的時候,不也才弱冠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