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火炮,目前射程隻在300米內,朝廷正在改良,興許日後能達到十裡也說不定。”段文景最近鑽研了不少關於火藥的學問,越學越理解了顧蓁的話。
熱兵器的重要性。
煙花爆竹這種東西早就存在,隻是從沒人運用到實戰中去。
齊珩更是不懂,但他聽明白了,這東西裝在船上,還用怕那些水盜海盜嗎?
但
“姐夫,您不妨直言,咱們都是一家人,不必說兩家話。”
段文景笑笑,“皇上封了我為巡海正使,帶朝廷水軍從福省南下,專管巡視外邦藩國,隻是水軍初建,到底不如你們出海經驗豐富,所以皇上派我來談個生意。”
“一個長久的生意。”顧蓁補充到,“這船還在設計階段,目前沒有成船,但工部加班加點,改裝了幾艘貨船,每艘裝載四門火炮,足夠了。”
“朝廷水軍要練兵要出使,齊家要做生意,我們隻要三成利潤,這對你來說,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沒有水軍保駕護航,齊家損失的利潤也不是個小數目,這些錢要是能拿來給朝廷,不僅一路安全有了保障,還能順利抱住朝廷這根粗大腿。
他們齊家不差錢,差的是人脈和地位。
齊珩不用跟家裡商量,也能拍板,但生意人講究拉扯,他還有幾句話要問在前頭。
“朝廷出幾艘船,多少人?路線又如何規劃,大姐,姐夫,你們也知道,齊家出海這麼多年,路線都是固定的,大海上風雲莫測,稍有差池,可是全軍覆沒的結局。”
言外之意,這船隊,到底是聽誰的。
有水軍,自然有官員,朝廷的官員不是他們齊家能惹得起的,誰一時興起非要探索某個海島,出了事怪誰?
段文景微笑“論起出海,水軍經驗自然不足,有齊家領航,我們是放心的,妹夫不必多慮,此行我全權負責,有什麼事我來擔著便是。”
“至於幾艘船,朝廷出五艘,改造來的貨船裝不了太多人,除卻我們船上五百人,剩下的五百人,還請安置在齊家商船。”
第一次出行隻是試驗,皇上的水軍得來不易,出動太多難免造成恐慌。
等到以後,也許會出現顧蓁所說的那種,裝載幾千人的戰船,直下西洋,揚我國威。
段文景有了差事,最近勁頭十足,在家不是鑽研火藥,就是研究造船,這簡易的圖紙就是他畫的。
也是頗有天賦,聖上發話,事成歸來就讓段文景去工部任職。
顧蓁淺笑,還有一件事沒說,她看向齊珩“朝廷在練兵上花了不少錢,如今朝中還有反對的聲音,這銀錢上實在緊張,這沿路供給”
齊珩立即接話“供給自然是齊家的事,水軍幫了我們大忙,沒有讓朝廷自己掏錢的道理,姐姐不說,妹夫也得主動表態,朝廷隻要三成利潤,肯定是看在咱們兩家的姻親關係上,哪能讓朝廷吃了這個虧,妹夫這就回家與長輩商議,爭取將利潤提到四成。”
現在水軍還沒成規模,戰船與火炮也在試驗階段,可齊珩莫名相信,眼前的這兩口子,肯定能把事情做成。
將來真有了堅不可摧的戰船,再裝載上幾十尊火炮,那就是他們齊家求著人家的時候。
朝廷想與誰做生意不行?彆說四成利潤,就是要一半,他齊家也得乖乖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