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震驚於,一個久居後宅的婦人,居然能有如此見識。
本朝不實行海禁,不少奇聞異誌流入中原,但限於出海的人太少,見識也有限,記載並不全麵。
而顧蓁所言,竟猜中了大半。
他們齊家到過扶桑,到過東夷,到過寮國、安南、海市等小國家,也向西去過顧蓁口中遍布黑皮膚種族的桑國,無一不對他們帶來的貨物以及船隻產生了覬覦。
每次都會因為各種衝突,犧牲人或者花錢消災,要不是天朝足夠強悍,興許這些人就會迫不及待踏進中原,那時將是戰火,掠奪和廝殺。
難怪朝廷要訓練水軍,建造戰船和火炮,原來是為了防備外敵。
在齊珩心裡,顧蓁都有這樣的見識,龍椅上那位應該想的更加長遠。
作為知情者之一,齊珩覺得齊家皇商的位置穩了。
他清清嗓子,示意裡麵外邊有人,果然屋裡靜下來,沒一會兒,段文景打開門。
“是妹夫,怎麼了?有事?”
齊珩也沒大事,隻是送些吃食,“姐姐和姐夫休息好了,可以去甲板上走走,今日天氣不錯,吹吹海風也是個消遣。”
海上生活寂寞,從不出遠門的人,恐怕很難適應。
段文景欣然應下,齊珩便不再多待回了自己房間。
從津城碼頭出發,行駛了一個月才順利抵達福建。
顧蓁總算不再暈船,適應了船上的生活,而段文景比她適應得還要良好,人曬黑了不少,增添幾分硬朗,和船上眾人打成一片,見天兒的出去跟人嘮嗑。
可見這心情好了,身體也跟著康健。
段文景牽著顧蓁從船上下來,外麵已經等著一眾福建本地官員,確認了文書,大人們立即跪地給世子爺及世子夫人請安。
這次段文景不僅是世子爺,還是此次出行的巡海正使,新出的官員,四品正職。
段文景親手扶起領頭的知府大人和水軍提督,“諸位大人快快請起,晚輩擔不起如此大禮。”
幾位官員頭次見長公主的世子爺,還以為是皇上寵愛這位外甥,特批了一千水軍陪他玩玩,但現在見到如此風采的段文景,以及齊家這壯觀的船隊,都收起了輕視的心思。
也許皇上是動真格的。
知府大人早已備好酒菜為段文景接風洗塵,但世子爺顯然對水軍更感興趣,隻得先行移步水軍大營。
齊珩默默跟在後麵,也想見識見識朝廷新建水軍的厲害。
改造來的幾艘船已經穩穩停泊在海岸線上,船頭用銅鑄造的龍首,揚起的旌旗上寫著大大的“周”字,代表了天朝的威嚴。
船身兩側分彆露出兩個洞口,裡麵裝載的正是火炮。
段文景心潮澎湃,仿佛已經見證了萬國臣服的場麵。
“蔣大人,這火炮裝載到戰船上,可曾試驗過成效?”
蔣提督是個五大三粗的壯漢,水上作戰經驗極其豐富,聞言與有榮焉“回世子的話,這是自然,火炮在海上射程不及陸地,但二百米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段文景頷首“那便好,蔣大人,傳令下去,一千水軍整裝完畢,三日後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