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三天三夜,靠著僅剩的乾糧和林子裡的野菜和野味,她們一路還算順利。
大道上,也開始有三三兩兩的人群,個個灰頭土臉,風塵仆仆,拖家帶口地往北邊趕。
見到顧蓁三人,也沒多大反應。
一個老太太,兩個半大少年,加起來好像都不足二百斤,穿得又簡陋,也沒多少行李,實在寒酸。
顧繁一開始還不舍得扔掉一部分行李,但現在確實佩服妹妹的先見之明。
趕路的人太多,不乏心眼壞的,光是搶劫,她們就目睹了好幾次。
快到潭城時,人突然多了起來,城外也有人施粥賑災,可見大周朝廷還算作為。
隻是國運不濟,時常天災。
顧蓁她們排著隊打了三碗粥,蹲在角落大口喝掉,城外重兵把守,難民們並不能隨意出入。
進城的條件不算苛刻,隻要幫朝廷做幾天工,就能進城。
也算是以工代賑。
但即便這樣,很多人也不願意出力,就躲在城外棚子裡,每天領一碗粥度日。
顧蓁去報了名,登記的人打量一番,給她們倆安排一個去送飯,一個去運泔水,魏鳳蓉則是去給難民營後廚刷碗。
三人暫時分開,約定好了一周後在縣衙附近集合。
顧繁有點不放心老太太,但魏鳳蓉很是淡定,她一把年紀了,什麼沒見過,倒是比顧繁還要想得開。
顧蓁各自塞了銀子給她們,出門在外,手裡有錢萬事好商量。
“曾祖母你年紀大了,該偷懶偷懶,隻要熬過七天就好,姐你也彆太老實,切忌少說話。”
顧繁不像她會壓嗓子,聲音還是帶著些細弱,平時會刻意裝寡言,實在不行才嘟囔幾句。
三人依依不舍分開,顧蓁跟著一個大叔進城,負責給粥棚這邊送飯送水。
潭城不大,但很熱鬨,這是從南北上的必經之路,往來貨商都在這裡補給。
顧蓁嘴巴甜,給大叔塞了一小塊碎銀子,哄得他眉開眼笑。
“小子挺機靈,說吧,想問點啥?”進城的人都想探聽消息,他一點不覺得奇怪。
“大叔,您知道威遠鏢局在哪嗎?”
威遠鏢局是大周朝有名的鏢局,在各地都開設了分局,而且口碑好,信譽高,從不欺客。
“就在城東邊,門口兩個大獅子,插著一杆旗,好找得很,怎麼,小兄弟要走鏢?他們可不便宜。”
尤其是現在到處都是災民和作亂的土匪,安全係數大大降低,這鏢局的價格就蹭蹭往上漲。
大叔看顧蓁可不像有錢人,穿得破破爛爛的,和她一起的一老一小,也都瘦骨伶仃,典型貧苦人家長相。
就算有點錢,恐怕也不夠三個人的費用。
“我就是打聽打聽,要是錢不夠,能乾活抵債嗎?這行途路上,總得需要打雜的,我和我哥啥都能乾!”
大叔嗬嗬笑了兩聲,好像在笑話顧蓁的天真。
人家是正規鏢局,啥人沒有。
不過他倒是更加堅信,這小子沒錢。
“你要是手頭緊,可以選他們便宜的路線,就是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