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兩宮之爭_大宋第一奸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宋第一奸臣 > 第六十四章 兩宮之爭

第六十四章 兩宮之爭(2 / 2)

趙頊頓時不滿道:“提供些許建議?滿朝那麼多大臣,朕要聽建議又何必勞煩你去私下邀他?什麼文官沒有軍事才能,我大宋掌軍中正印的不都是文官麼?朕又不是讓他上陣廝殺,那些事自有武將去做,何必如此托辭。”

“官家,王安石此人從無誆言,做事向來有分寸,臣倒是覺得,他不貪功反而證明了官家的眼光是對的,此人乃是忠心耿耿的直臣!”

“罷了罷了!既然他不領朕的情,那朕也不好勉強他。不過這剿匪之事卻拖遝不得,京西路已經快馬呈報三回了,朕得儘快調遣禁軍入均州,隻是主帥的人選還未定,不知曾相公屬意何人能夠儘快平息匪亂?”

“聖天子在朝,又有諸多精兵良將,剿匪定然是馬到功成!不過臣竊以為,倒不必調動京畿的禁軍,就近讓陝西安撫司出兵便是,聽聞郭逵近日已經遣出三千步騎去往商州剿匪,進展倒是不錯,商州應該很快便平靜下來了。”

“你的意思是,繼續調西軍入均州?朕不同意。眼下西北邊境可不安分,西軍戰力絕不能少一分,誰又知道西賊什麼時候又發兵來襲了?”趙頊哼了一聲,追問道。

“官家,對西賊的戰事不要太急。我們隻要按照計劃一步步實施,十年之內我們休養生息,之後便可一鼓作氣起數十萬大軍一舉平滅西賊。”

“十年?”

趙頊不滿地哼了一聲:“還要朕再等十年嗎?大宋已經等了近百年!你以為朕真有多少耐心等下去?”

“官家,平定西賊與遼事一般,都是百年大計,臣也恨不得明日就發兵踏平興慶府,可是.....”

“可是什麼?”

“可是......西賊的戰力不可小覷,我朝還需要繼續積蓄力量,軍隊也還需繼續好生訓練。所以攘外還需先安內啊!”

“笑話!”

趙頊目光冷厲地注視著曾公亮:“攘外與安內都需齊頭並進,沒有孰輕孰重,受苦的到底都是我大宋的官民百姓。

在朕眼裡,西賊和京西路那些個亂匪沒什麼兩樣,一個盤踞在西北的蠻夷小邦,我大宋和它死戰百年簡直就是恥辱!朕還是一句話,令西軍不可調動繼續嚴防西賊,至於剿匪之事你看著辦罷,此事朕就不管了。但若是剿匪失利,便是你曾相公的責任。”

說完,趙頊轉身向內殿走去,將年邁的曾公亮晾在大殿門口。

曾公亮呆立良久,他最終長長歎了口氣,心情鬱悶地轉身向大殿外走去,剛走至延福宮門口,一名宦官追上來道:“曾相公請留步!”

“小內官有什麼事?”曾公亮問道。

宦官見左右無人,將一張紙條塞給他,曾公亮走出延福宮,找了一個無人之地,打開紙條細看,裡麵隻有一句話:“太後力薦起用韓相公剿匪,杜內官監軍”。

韓琦,三朝老臣,又執掌西北邊境戰事多年,自然是知兵的,這一點不必多言。隻是眼下剛被天子召還安置於相州老家,若是短時間內要起複恐怕不太輕易。

至於杜忠成杜內官,大內副總管,原本奉詔在京西路負責征調糧草,如今均州錫義山匪亂,其人便留置在京西路河南府尚未回京。用宦官監軍是大宋常有的事情,雖然他們比正常男人少了零部件,但他們對皇室的忠誠度卻毋庸置疑。

曾公亮並不懷疑這張紙條的真假,他很清楚韓琦自慶曆新政失敗而來已無心變法,而杜忠成又是太後高滔滔身邊的紅人,如今天子有意變法,一向守舊的太後定會費儘心思插手朝政,兩宮之爭已現雛形,現在這張紙條更證實了自己的推斷。

突然又想起天子最後說的那句話,“若是剿匪失利,便是你曾相公的責任”。

天子口中顯然對自己關於西夏的看法有所不滿,曾公亮拂須長歎,心中忽然覺得沉甸甸的,他知道這位年輕的天子有一腔前人少有的雄心壯誌,但與此對應的,手腕也十分厲害果決。

曾公亮背著手緩緩向中書門下走去,他這兩個月不在朝廷,朝廷的局勢似乎已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向來特立獨行的曾公亮也有必要考慮自己的盟友了。

......

.


最新小说: 山河印 混元帝途 九鼎輪回錄 縱情人生 娛樂:老婆住口,這個不能播! 我的校花女友不可能是惡毒反派! 女神給我花一塊,係統返現一萬倍 世威大帝 人在高武,開局撿到天才校花! 諜戰:紅色特工,開局除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