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三個人的任命以後,韓元仁就說起了第二個議題。
“今天會議的第二個議題就是討論年初陽山市委通過的今年幾個重點進我們建設是否繼續推進的問題……”
韓元仁說到這裡,會議室裡留任的常委們以為他要推翻以前市委做的決定,都有些麵色不善的看著他,相鄰而坐的嶽承林和王佳俊還小聲的說了兩句話,不管劉光普和袁誌平如何,這個決定是他們舉過手通過的,不能因為換了主要領導就將原來的決定作廢。
會議桌兩邊人員的表情以及他們的動作韓元仁都看在了眼裡,但他沒有製止,更沒有理睬,而是按照他的語速繼續說了起來。
“到陽山市工作以來,我到市裡和下麵的縣裡都走了走,發現我們市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省內其他兄弟城市比起來還有不足,這其中有貪腐的因素,比如查處的陳偉和袁誌平等人通過工程建設中飽私囊,導致工程建設走了樣或者成了豆腐渣,也有我們領導者好大喜功,喜歡搞麵子工程有關係,比如年初通過的在龍湖郊區花上億元新建一座市體育館,準備建成陽山市的新地標,可大家想過沒有,這個體育館建起來乾什麼用?即便是有一兩場相應的賽事,可之後呢?如果我們對廣大人民群眾開放,可又會因為建在郊區的,有多少人會跑到郊區去鍛煉身體?建起來,隻會是一座空置的場館,花費巨資白建了不說,後續還會安排相關人員去看守養護,這又是一筆無形的開支。
所以,我覺得這個項目沒有繼續實施下去的必要,還不如將新建它的資金用來建設市裡其他的基礎設施,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比如修整我們老舊小區的道路,多在小區種植一些綠植,又比如在人口比較集中的地方,建設一些讓普通群眾能夠使用的鍛煉身體的場所和器材等,市長也支持我的這一提議。
除了這個體育館暫緩建設之外,其他的幾個項目我們都認為可以繼續推進,之所以將暫緩建設體育館拿到常委會來討論,是因為這是以前常委會通過的項目,如果大多數同誌仍然堅持要按照以前常委會上通過的決定來執行,我們會尊重大家的意見。”
韓元仁說完以後,看了看在座的常委,最後將目光停留在了陳明浩的身上,意思是說你也來談談自己的想法。
留任的幾個常委開始聽韓元仁說暫緩建設他們舉手通過的計劃還有一點不滿情緒,經他這一解釋,加上說和市長陳明浩已經溝通過了,不滿的情緒慢慢就消失了。
其實他們心中都知道韓元仁的提議是對的,隻是對於後任者否定前任者的決定有一些難以接受罷了。
陳明浩注意到了韓元仁的目光,明白他的意思,在他目光移開之後,清了一下嗓子,說道:
“書記剛才的提議是我們共同商量的,我也讚成暫緩建設體育館,有關建設體育館的問題,是我們以前的市委沒有把問題考慮周全,隻想著陽山市沒有一個地標性的建築,就盲目的上馬,根本沒有考慮它的實用性和公用性,因此,希望同誌們認真考慮,不要想著我們曾經舉手同意,現在又舉手推翻是一件丟臉的事情,我個人認為,隻要是利於陽山市的整體利益,丟一次人也無妨,請同誌們做出有益於陽山市的決定。”
陳明浩話一說完,陽山市委幾個老常委也都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隨後,全體常委通過了暫停體育館建設的決定,至於以前確定的其他建設項目,要求市政府認真組織實施,成熟一個,招標一個,開工一個,不搞集中開工的形式主義。
正當大家以為這個議題結束以後,會議就該結束了,沒想到韓元仁繼續說道:
“會議結束前,臨時增加一個議題,這是今天上午在開會前,我和市長臨時商議的,大家都知道市工程建設指揮部原指揮長蔣大順已故,該機構現在沒有指揮長,市政府前日分工,是由市長親自分管建設這一塊,為了更好的領導全市的建設工作,市長向我申請親自擔任該機構的指揮長,請大家發表意見。”
陳明浩親自分管建設工作是以市政府文件形式下發的,市委常委們都是知道的,所以,韓元仁提出來以後,大家都沒有意見,很快就通過了這個提議。
散會以後,盧漢平跟在了陳明浩的身後,邊走邊和他說著話。
“市長,其實您沒必要親自分管這一塊,這是要擔一些責任風險的。”
“你在政府工作了幾個月,幾名副市長的情況你都清楚,你認為誰合適?新提起來的兩名副市長,薑樹峰和周宏陽都沒有與建設相關的工作和領導經曆,我總不能讓常務副市長莊懷同誌分管這一塊吧?”
“您分析的有道理,不過現在還有一個副市長的名額沒有用,可以再好好考察一下,看誰合適能頂起來,這樣也能替您分擔一些,好讓您有更多的精力統籌市政府的工作。”
“這個先不著急,書記肯定也有他的想法,倒是你,剛才魏鵬程說的不符合程序應該是指你考察乾部沒有向他彙報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書記和您已經商量好了,我就直接走考察程序了,確實把他忘了。”
陳明浩聽見盧漢平的話,心想,你是刻意忘了吧,對於盧漢平與市委副書記失之交臂的事情,陳明浩是知道的,但他也不好說的太多,隻能點到為止,當然他要針對魏鵬程,自己也不會去阻止,因為他隱隱覺得這個人背後的主子對自己不友善,雖然省裡的幾個領導都沒有和他說過,但魏鵬程對自己的態度就說明了一切。
“對了,龍湖區委還缺一名專職副書記,我建議由他們區委組織部長彭紅兵同誌擔任,該同誌在區委組織部長的崗位上已經好幾年了,是一個不錯的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