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以後的下午,陳明浩在辦公室接到了省委組織部乾部一處處長蘇建打來的電話。
看見是蘇建打過來的,他就知道對方這個電話應該是和市委組織部長的繼任人選有關係。
“你好,蘇處長。”
“陳書記,您好,方便說話嗎?”
“方便。”
“是這樣的,我們已經從省紀委得到確切消息,你們市委組織部長吳思玲已經無法履行現職務了,部長讓我征求一下您的意見,看看你們市委有推薦的繼任人選嗎?”
聽見蘇建的話,陳明浩心想果然如此,還是上麵有人好辦事,如果不是和盛榮他們相熟,估計得自己跑到省委組織部去和他們談想法了。
陳明浩不知道,從前天下午開始,盛榮就接到了好幾個推薦的電話,本來還想等幾天再說的,結果今天上午到孫維平那裡去彙報工作,說起了龍山市的事情,孫維平就問道
“陳明浩沒打電話過來嗎?”
“沒有,我想他可能是等著省委安排吧,在用人的問題上,這個年輕人還是很自覺的,上任快兩個月了,還沒有主動請求省委給他換乾部,就連他帶過去的人現在隻是市委辦公室主任。”盛榮回答道。
“他應該是在等省紀委的調查,不想貿然的將一個沒犯錯誤的同誌放到一個不重要的崗位上,這是負責任的一種表現。”孫維平滿意的說道。
“那您看龍山市委組織部長還征求他的意見嗎?”
“你們有合適的市委組織部長的推薦人嗎?”
“我們還沒有考察過哪一個同誌,但這兩天向我推薦的人倒是不少。”
“哦?說說看。”孫維平好奇了起來,說道。
“省長推薦的是龍山市的常務副市長,盧濤書記推薦的是龍山市委的宣傳部長,喬代發同誌(省委宣傳部長)推薦的是龍山市統戰部長。”
“全都推薦的是龍山市的乾部轉任,就沒有人推薦省直部門的人下去擔任這一職務的?”
“推薦的全都是龍山市的乾部,因為龍山市的道路交通問題,省直部門沒有人願意到那裡去任職,除非省委直接下文任命。”
聽了盛榮的話,孫維平沒有在省直部門是否有人願意去任職的問題上糾結了,而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盛榮同誌,我想左國發案子的情況你也是知道的,據誌軍同誌彙報,牽涉的市級乾部不少,如果我們從他們市委內部調整,萬一這些人轉任到市委組織部長的崗位上再被查出來該怎麼辦,所以,在左國發案件沒有調查結案之前,空缺出來的乾部不宜從本市轉任或者提拔,也不能遲遲不補充,前幾天是市委組織部長主動自首了,說不準再等幾天,誌軍同誌就該向省委打報告立案調查某一位副市長或者市委常委了,我們總不能等案子結束才統一配備吧?”
“是的,書記,我也是這麼考慮的,那您看是我們省委組織部考察配上去還是聽聽陳明浩同誌的意見?”
“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崗位,還是征求一下他的意見,必須要用他信得過的人,這對他在龍山市的工作是很有幫助的。”
孫維平說到信得過的人幾個字的時候,咬字咬的特彆的重,同時還看了看盛榮。
盛榮當然聽明白了這幾個字的意思,也明白此刻孫維平說出來的用意,看來他對自己的秘書是真的關心呀。
“好的,回去之後我就落實,對了,省供銷社還缺一名黨組副書記,我看就讓龍山市委秘書長塗孝義到那裡去吧,也好讓呂新武同誌能夠名正言順的為陳明浩同誌服務。”
“可以這麼安排,如果調查結束以後,塗孝義沒有什麼問題,他本人也有意願的情況下再做適當的調整吧。”
就這樣,下午一上班,盛榮就安排蘇建給陳明浩打去了征求電話,倒不是他不打,而是有意讓蘇建和陳明浩多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