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市紀委的辦案點,李宏廣坐在椅子上,痛快的回答著季玉龍和高奎的問題。
在李宏廣說了自己的基本情況之後,高奎問道
“李宏廣,知道我們為什麼帶你到這裡來嗎?”
“知道。”
“那說說看。”
“是因為中秋節在錦隆縣杏林鄉發生的鄉村公路垮塌事故。”
“你遠在市區,是怎麼知道那裡發生事故的?”
“是丁總打電話告訴我的。”
“丁總是誰?”
“丁總是省城兆林建設有限公司的老板丁兆林,我在錦隆縣做的鄉村道路工程就是從他手上分包的。”
“他是怎麼知道錦隆縣發生事故的?”
“我聽他說是縣裡領導給他打的電話。”
“哪個領導,知道嗎?”
“知道,是錦隆縣的昝書記。”
“你確定?”
“確定,因為我們趕到錦隆縣之後,還和昝書記見過麵。”
“和昝代祥見麵,他是怎麼說的?”
“和昝書記見麵的時候,我才知道他已經安排縣公路段在搶修那處垮塌的路段了,他讓我和丁總無論如何要想辦法出錢安撫好死者的家屬,最好在第二天就把人埋了,他說隻要人埋了,垮塌的路段又修好了,就不會有人知道那個地方發生過事故,也就不會暴露出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的質量問題。”
“這麼說他早就知道你們施工的鄉村公路存在質量問題,是嗎?”
“開始我不知道是他,以為我們的工程能夠順利通過驗收,是我們給驗收人員紅包起到了作用,但那天晚上和昝書記說過話以後,就確定我們的工程能夠通過驗收,他在裡麵起到了作用,要不他也不會第一時間把電話打到丁總那裡,也不會這麼快就安排縣公路段的人去搶修垮塌的路段,更不會讓我們出錢去安撫死者家屬,讓他們在第二天就將人埋了。”
“他是如何知道你們做的工程存在著質量問題?”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應該是監理公司彙報給縣交通局的,然後到了他那裡的吧。”
“說道監理公司,他們發現你們的問題之後沒有製止嗎?”
“開始也跟我們下了停工和整頓通知書,後來我就想辦法給工地上的監理人員一些小恩小惠,現在看來應該還是昝代祥的關係在裡麵起到了作用。”
“知道他為什麼幫你們嗎?”
“我想肯定是利益上的關係。”
“和誰的利益?”
“這個你們要去問丁總了,或者去問昝書記,我隻是從一個商人的角度猜測的。”
“我們當然要去問丁兆林,也會問昝代祥,哦,順便告訴你一聲,昝代詳就在隔壁,丁兆林很快也會到這裡來。”
聽見高奎的話,李宏廣扭頭往後看了,並沒有太過吃驚的表情。
“你們給死者家屬多少錢?”高奎繼續問道。
“每位死者家屬二十萬,給傷者交住院押金五萬。”
“然後呢?”
“給鄉黨委書記和村支書各送了五萬,請他們出麵去做死者家屬的工作,如果我們出麵的話,根本就做不通。”
“這錢是你出的嗎?”
“錢是丁總從省城帶來的,但是從我在他們公司未結的工程款中扣的。”
“你是說他們帶的現金過來?”
“是的。”
“那天晚上給昝代祥送了嗎?”
“應該沒有,就是要送也是丁總自己送的。”
“為什麼這麼說?”
“從張家壩村出來以後,他讓我打了一張收條,說是回去好平賬,收條上的金額就是我剛才交代的金額。”
聽見他的話,參與詢問的三個人都點了點頭,在送錢的金額和方式上,和昨天晚上張仁德交代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