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友之心裡大約猜到了什麼,隻是這些都是他拒絕摻和的事情。
“所以嘛,今年的春闈我想著言公子也出出力,報酬嘛都好說。”
洪源說完就一臉笑意地看著他。
“出出力?你想讓我給你輔導功課?”
“不不不,現在輔導功課哪裡還來得及。”洪源一口就否決了。
“那是你有押題?”
這是言友之想到的最終目的了。
哪裡知道洪源依舊搖頭。
“言公子,我是想……”
洪源站起身,來到他的身邊,在桌子上寫下兩個字。
言友之的目光一下子就變得冷淡下來。
“洪公子,若是此事,你找錯人了,告辭!”
言友之拿起書就走,臨走前還不忘把《農耕雜談》放回原位。
洪源也不惱,左右距離春闈還有些時日,他也不期望一次就能成功。
今日他親自出馬無非是來探探口風的。
在他認為,言友之就是一個窮鬼,隻要給足錢,什麼事都能做。
不然上一屆和他一起的人都考上了,偏偏他落榜了,不是在給人替考是什麼?
寫的肯定不是他自己的名字啊!
不然以他的才學不可能沒有上榜。
至於生病什麼的,那絕對是借口。
沒錯,洪源就是來找言友之替考的!
一路回去,言友之都很生氣。
花錢讓他替考?
開玩笑,這簡直是在找死!
大夏律法明文規定,科考舞弊者——死!
這洪源到底什麼來曆呀?
自從同窗好友各奔前程後,言友之在接下來的三年讀書生涯中,一直都是獨來獨往。
且不說他的性子使然,即便是想要結交某些同窗,肯定也是跟自己班的人,這位不知道從哪個犄角旮旯冒出來的洪源,本就與他不是同一路人。
如此隱秘的事情,居然在書院裡就敢說,這人的底氣不是一般的足啊!
氣歸氣,他不能因為這個人影響了自己的學業。
言友之回到自己的房間,拿著書半天也讀不進去了。
“洪源……”
過了些天,洪源再也沒有找過言友之。
但是言友之卻多多少少知道了這人的來曆。
洪源姓洪,但是他的母親卻姓於。
言友之一開始聽到這個姓氏還沒有什麼反應,但是身處書院之中,學子們難免會談論各種瑣事、八卦新聞,甚至對朝廷政事加以剖析探討,如此一來,後宮之事自然也難以避免地被提及。
如今的後宮之中,最為受寵的當屬瑜貴妃和敏貴妃二人。
她們各自誕下了大皇子和二皇子,常言道:“母憑子貴”,但事實並非總是如此絕對。
起碼這兩位貴妃確實是憑借自身魅力贏得了皇帝的寵愛。
而這位瑜貴妃恰好姓於,據說當年之所以選擇這樣一個封號,正是出於不願讓她失去本姓的考慮,於是便選取了與之諧音的字作為封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