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浦雲在離開前再度踏入那有些破爛的宮殿。宮殿內,姬子雲端坐在高位,目光平和卻沒有上位者的威嚴。
皇浦雲一步一步走上前,抱拳行禮,聲音沉穩道:“陛下,我願再次替大宇征戰,為江山社稷衝鋒陷陣。”姬子雲微微坐直身子,目光專注地看向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皇浦雲接著道:“但陛下須答應我一個條件,您要做到愛民如子。百姓乃國之根本,隻有他們安居樂業,大宇才能長治久安。若陛下能做到這點,我即便馬革裹屍,也在所不惜。”
姬子雲聽完,陷入了短暫的沉思。片刻後,他站起身來,緩緩走下台階,走到皇浦雲麵前,鄭重說道:“皇浦將軍,你這番話,朕記下了。朕自當以百姓為重,做一位愛民之君。你放心前去征戰,朕一定記得自己的承諾。”
皇浦雲心中一喜,再次行禮道:“陛下聖明,有陛下這句話,我定當竭儘全力,保我大宇疆土安穩。”
隨後,皇浦雲轉身離去。他步伐堅定,帶著對姬子雲承諾的期許,也帶著保家衛國的決心,朝著戰場的方向奔去。而姬子雲則站在宮殿門口,望著皇浦雲遠去的背影,暗暗發誓定要做個好君主,不負臣民所望。
姬子雲坐在那孤寂的龍椅上,眼神複雜。二十幾年的名義皇帝生涯,就像一場漫長的夢,他空有帝王之名,權力卻被各方勢力架空。如今,各地諸侯叛亂紛起,朝堂動蕩不安,可他心中卻隱隱燃起了一絲希望。
皇浦大將軍的身影還清晰地印在他腦海中。那挺拔的身姿,堅毅的麵容,讓姬子雲仿佛看到了平定叛亂、重掌實權的曙光。他在心中無數次祈禱,祈禱皇浦大將軍能夠一攬狂瀾,掃平各地諸侯的勢力。
他時常踱步於宮殿的回廊,想象著皇浦大將軍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場景。那金戈鐵馬、塵土飛揚,每一場勝利都像是為他的帝王之路鋪下堅實的基石。每到夜晚,他望著窗外的明月,心中滿是期待。他渴望著有一天能聽到捷報傳來,看到諸侯們紛紛俯首稱臣,自己能真正成為這天下的主宰。
皇甫雲的實力猶如一把高懸的利刃,一直是他心底的隱憂。如今,這人竟承諾為自己征戰四方,表麵上看,這是為江山社稷增添一份強大助力,可姬子雲清楚,皇甫雲有能力隨時將自己拉下龍椅。
但他還是知道皇浦雲言出必行,自己也要信守承諾,做一個愛民如子的皇帝。其實有個靠山也不錯,比之前風雨飄搖的日子要好太多。
姬子雲宣布從明天開始早朝,所有大臣接到口諭,還以為皇帝發什麼瘋呢?就這個樣子還上什麼朝,做些什麼?什麼政令都得不到執行,下麵的州牧根本不會聽。
次日早朝,大臣帶著疑惑進了宮看見破爛的大殿打掃得乾乾淨淨的。
看見皇帝一改往日的倦怠。目光堅定地掃視著朝堂,洪亮地宣布了一係列惠民政策,要減輕賦稅,興修水利。大臣們雖有些驚訝,但看到皇帝如此意氣風發,也紛紛響應。
朝堂之上,氣氛略顯凝重。一位大臣眉頭緊鎖,鬥膽上前一步,向高坐龍椅的皇帝拱手道:“陛下,此次所頒政令實乃利國利民之良策,然各州州牧勢力盤根錯節,恐無人願聽從施行,還望陛下早做思量。”
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神情鎮定自若,微微抬手示意大臣不必憂慮:“卿家無須為此事煩憂,隻管將政令發下即可。”大臣心中雖仍有疑慮,但也不敢再違背聖意,隻得領命退下。
政令頒布後,各州州牧果然多有不滿,私下裡議論紛紛,甚至有幾位州牧公然抗旨,拒不執行。消息傳回京城,朝堂上頓時一片嘩然,大臣們紛紛上奏,請求皇帝嚴懲抗旨州牧。
皇帝卻不為所動,隻是微微一笑,說道:“且再觀望幾日。”
皇帝坐在那雕龍繪鳳的寶座之上,眼神深邃而複雜。他心中明鏡似的,知曉各州州牧仗著手中的兵權與勢力,根本不會把自己頒布的政令當回事。那些政令不過是輕飄飄的一紙空文,在各州州牧眼裡毫無分量。
而這一切,卻正中皇甫大將軍的下懷。皇帝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看似溫和卻暗藏深意的微笑。他太清楚皇甫大將軍的計劃,這位大將軍正等著各州州牧違抗政令的時機,好名正言順地以“清君側、行天罰”之名,對各州進行征伐。
朝堂之上,暗流湧動。大臣們有的為皇帝的政令憂心忡忡,有的則在暗自揣測皇甫大將軍的下一步行動。皇帝看著這一切,心中思緒萬千。他深知自己坐在這個皇位上,看似高高在上,實則就是一個空殼。皇甫大將軍去製衡各州州牧,或許是當下不得不為之的辦法。
皇浦雲本已心向山林,在洛神穀派中潛心修行,一心隻想將這宗門發展壯大,讓其成為江湖中聲名遠揚的一派。平日裡,他教導弟子武藝與道義,看著穀中眾人和樂融融,心中滿是寧靜,仿佛已與世俗朝政再無關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去救葉氏一族前的一日,有百姓冒死闖入穀中,哭訴著外界的慘狀。隻見那百姓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眼中滿是絕望與哀求,泣不成聲地講述著天災之下,朝廷腐敗、官員橫行,百姓們流離失所、餓殍遍野的景象。皇浦雲聽著聽著,緊鎖眉頭,眼神中滿是不忍。他想起自己曾立下的誓言,要護百姓安穩,如今又怎能眼睜睜看著生靈塗炭而坐視不管。
於是,那個時候皇浦雲就有再度出山的心了。隻不過葉氏那邊緊急情況下,他就先去了那邊。
皇浦雲神色冷峻,目光堅定,對著身旁的李俊山沉聲下令:“速去召回遼州、雲州、岱州的駐軍將軍,再通知佰州州牧即刻前來鈞州,本王有要事相商。”那威嚴的聲音,在寬敞的廳內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皇浦雲想起自己還是一字並肩王。
李俊山聞言,心中一凜,不敢有絲毫懈怠。他立刻抱拳,聲音洪亮而恭敬地回應:“謹遵王爺吩咐!”說罷,轉身匆匆離去。
李俊山快馬加鞭,先派人分赴遼州、雲州、岱州,傳達皇浦雲召回駐軍將軍的指令。那傳令之人不敢耽擱,快馬揚塵,向著三個州疾馳而去。而他自己則馬不停蹄地趕往佰州,親自麵見州牧。
一路上,李俊山心中暗自揣測皇浦雲此次召集眾人所為何事,或許是邊疆有軍情,或許是州內有重大決策。但他不敢多想,隻盼能儘快將消息傳達,莫誤了二弟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