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華國,《隱形的翅膀》是一首家喻戶曉的歌。
一般的流行歌曲能達到最高成就,無非就是獲獎無數,人人傳唱,成為時代金曲,一代人的群體記憶。
但這首《隱形的翅膀》則要更誇張一點——
它甚至成了一道高考作文題目。
而它的演唱者則成了當時灣島地區唯一的奧運火炬手。
無數的班級學校,把它定為“班歌”,“校歌”……
甚至有人給它起了一個極其誇張的外號,叫“第二國歌”……
擁有如此特殊的地位,這一切都得益於《隱形的翅膀》歌詞中那撫慰人心的強大力量。
對於很多承受壓力默默前行的人來說,《隱形的翅膀》真的是照亮他們的一盞明燈,是黑夜裡可以依靠的肩膀,更是陪伴他們走過困難時光的忠實夥伴。
沈白粥清楚的記得,前世公司一次團建中,大家起哄,要一位不苟言笑的老總唱首歌。
最後這位向來喜怒不形於色的老總推辭不過,站起來說:
“那我就給大家唱首我唯一會的歌吧……”
然後,他就唱了這首《隱形的翅膀》。
最後,在全場的齊聲合唱中,這位一向冷著臉的老總潸然淚下,他動情的說:
“07年的時候,我決定考研。但是家裡窮,一辭職就會失去經濟來源,我隻好白天上班晚上看書。
那個冬天,每晚都是這首《隱形的翅膀》激勵我堅持下去,再看幾頁書,再做幾道題。
現在我人到中年,每次聽到這首歌,都會不由自主的流淚,因為它陪伴我走過年輕時最困難的時光,告訴我不要絕望,敢於飛翔。”
這番話讓當時現場很多人都流淚了,包括沈白粥。
同很多人一樣,這首《隱形的翅膀》在他心裡,也有著神聖的地位。
如果不是剛才楚青梅酒後那番掏心的話,讓他知道對方是一個真正熱愛歌唱的人,一個對音樂有著赤子之心的樂癡,他是絕不會把這首歌給她的……
要知道人挑歌,歌也挑人,不是什麼人都配的上這首《隱形的翅膀》的。
沈白粥手指在琴弦上舞動,猶如兩隻翩躚靈巧的蝴蝶,輕輕彈出那個熟悉的前奏。
“每一次,
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
每一次,
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
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
帶我飛,
飛過絕望。”
歌聲在錄音室中響起,沈白粥用清朗的嗓音緩緩的唱著。
“我終於看到,
所有夢想都開花,
追逐的年輕歌聲多嘹亮!
我終於翱翔,
用心凝望不害怕,
哪裡會有夢就飛多遠吧!”
沈白粥動情的唱著,思緒慢慢飄回到了從前。
當年高考失利後的那場痛哭,深夜台燈前的那隻想放下的筆,每個早晨揚起雙臂喊出的那句“決不放棄!”
現實和夢想,希望和失望,熱血與少年。
都在這一首歌裡。
他唱的很用心,神情專注到甚至沒分心看楚青梅。
這首歌的旋律很簡單,但卻極為吃聲線,如果演唱者音色不好,會大大的影響這歌的表現力。
好在沈白粥本身就那種比較清亮的嗓音,唱法也是走的乾淨的路線,今晚的狀態更是如有神助。
一曲唱罷,他滿意的點點頭,覺得能給自己打個85分,算是初步還原了這歌的風骨。
“關鍵是情緒真的到位,換個時間,我應該很難唱的這麼絲絲入扣。
可能是因為剛才聽了楚青梅的故事吧,”他心想,“我把那可遇不可求的心流狀態,徹底把握住了!”
嗯,這一唱,絕對是我目前為止的生涯最佳!
這時沈白粥滿懷期待的抬起頭,故作矜持看向椅子上的楚青梅。
他想要迎著對方震撼莫名的眼神,聽著她發自肺腑的由衷掌聲,淡淡的一笑,再雲淡風輕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