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便是以白馬為基準,圖謀東麵濟陰郡、山陽郡、任城國、東平國四地,徹底斬斷曹操與兗州的聯係,繼而拿下整個兗州。
第三步,集中優勢兵力,強行渡河,擊破曹袁聯軍,一路北上,拿下鄴城。
經過這三步,中原地帶重點的州郡便全部納入劉備之手,曾經類似於諸葛亮隆中對的下邳城夜談一統天下的步驟便實現了第二步。
看到如今的形勢,劉備自信滿滿,料定趙塵一定能帶領劉軍拿下兗州和冀州南部。
趙塵回應劉備的提問,說道“主公,如今袁紹既然已經出兵,不出十日,大軍就會與曹操彙合,彼時才是大戰起始。尚有十日時間,我軍可做好萬全的準備。”
隨後趙塵便布置各路將士任務。
命關羽領軍五千,鎮守濮陽,其餘一萬五千將士回歸白馬。
命張飛領軍五千清掃周邊郡縣小城,減少周邊曹軍對劉備大軍的影響。
又命趙雲領軍五千進駐陽武,陳到領軍五千屯兵封丘。兩人作為中路支援和糧道守護點位,保障大軍的後勤。
太史慈領軍五千,時刻關注延津動向。
剩餘一萬五千將士由劉備親自統帥,坐鎮白馬。
所有糧草、軍械等一應供能,全部交給諸葛瑾管理。
趙塵心裡清楚,此地乃官渡,興許曆史上曹操與袁紹之間的官渡之戰,雙方可能要換成劉備與曹袁聯軍。
而且很明顯,曹操與袁紹的聯軍兵力遠在劉備大軍之上,雙方戰將謀士也不再一個量級,未來等待劉備的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
但是隻要這一次戰役勝利了,北方就再也沒有人能抵擋劉備前進的步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一點曹操遠比袁紹更具有戰略眼光。
曹操將自己的勢力伸到了司隸,就算兗州與豫州兩地皆失,還能退兵司隸。
但是袁紹麵臨兩難境地,北麵的公孫瓚尚未平定,南麵若是被劉備大軍擊敗,他將無路可去也。
這也是袁紹猶豫從公孫瓚處撤兵的原因。
不過袁紹也留了一手,十萬大軍出征公孫瓚,留下了兩萬駐紮在河北,由其兒子袁尚和袁譚統領,以便震懾公孫瓚大軍。
自己隻率領八萬,前往黎陽與曹操彙合。
收到袁紹回信的曹操,心中稍安。
袁紹既然能起兵,就有機會讓他牽製白馬的劉備大軍,自己從延津渡河,偷襲劉備大軍背後。
如此前後夾擊,劉備必敗。
一旁的荀彧麵上略帶擔憂。
曹操看了一眼,便問“文若為何欲言又止?”
荀彧回道“主公,此行袁紹領軍八萬,分三路前來,先頭淳於瓊的兩萬人馬已經到了黎陽,對於我軍而言,確實是個好事,隻是臣在思索戰後之事。倘若我軍能順利渡河,前後夾擊劉備大軍,劉備大軍必敗。但事後,袁紹那八萬大軍會如何行事?劉備此行而來,算是帶上了最強的班底,文有趙塵、程昱等人,武有關張趙,若是劉備大軍失利,對於兗州和豫州的爭奪恐怕要換人也。”
話到此處,曹操也便明白了荀彧的意思。
喜歡三國最強謀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最強謀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